今日学习内容总结
- final补充
- 权限修饰符
- 内部类
final
- final关键字代表最终的、不可改变的。
- 当final关键字修饰一个类的时候,表示当前类不能有子类
格式:public final class 类名称{} - 当final关键字修饰一个方法的时候,表示当前方法不能覆盖重写
格式:修饰符 final 返回值类型 方法名称(){} - 当final关键字修饰一个局部变量的时候,表示当前局部变量无法更改
- 当final关键字修饰一个成员变量的时候,表示当前成员变量无法更改,使用final的成员变量必须在定义时候赋值
四种权限修饰符
. public protected (default) private
同一个类 YES YES YES YES
同一个包 YES YES YES YES
不同包子类 YES YES NO NO
不同包非子类 YES NO NO NO
内部类
- 1、成员内部类
格式:
修饰符 class 外部类名称{
修饰符 class 内部类名称{
...
}
...
}
内部类用外部,随意访问;外部类访问内部,需要内部类对象
使用内部类的两种方式:
1、间接方式:在外部类的方法中使用内部类,main中只是调用外部类的方法;
2、直接方式:外部类名称.内部类名称 对象名 = new 外部类名称().new 内部类名称();内部类的同名变量访问
1)、访问局部变量:直接访问
2)、访问成员变量:this.成员变量
3)、访问外部类成员变量:外部类名称.this.成员变量2、局部内部类(包含匿名内部类)
定义在方法内部,只有当前所属的方法才能使用它。
格式:
修饰符 class 外部类名称{
修饰符 返回值类型 外部类方法名称(参数列表){
class 局部内部类名称{
...
}
}
}
内部类访问所在方法的局部变量,那么这个局部变量必须是final的
1)、访问局部变量:直接访问
2)、访问成员变量:this.成员变量
3)、访问外部类成员变量:外部类名称.this.成员变量-
匿名内部类(使用最多)
如果接口的实现类(或者是父类的子类)至于要使用一次,呢么这种情况就可以使用匿名内部类
匿名内部类的定义格式:
接口名称 对象名 = new 接口名称(){
覆盖重写抽象方法
}
注意事项(权限修饰符):
. 定义外部类可用:public/(default)
定义成员内部类:public/protected/(default)/private
定义局部内部类:什么都不能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