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由沃顿商学院Peter Cappelli教授提出人才供应链管理理论,后由许锋博士扛起大旗在国内逐渐完善和本地化。今天看来,这个理论70-80%是新瓶装旧酒,统合人才管理(TD)中的人才标准、人才评价、人才盘点、人才培养等内容,借道供应链思维,又吸收了丰田的精益思想,用在今天这个剧烈变化的环境中,竟然非常迎合企业需求。但这就是创新!
人才供应链的核心是,让正确的(数量、质量)人才在正确的时间出现在正确的岗位上。
必须要掌握的几大技能:人才规划、人才盘点、人才标准、人才培养、人才激励等。这是一套组合拳,少掌握一个都不行!
人才规划:
需要根据企业战略和经营目标推导出来。人才供应链关注的是关键岗位。本书用两个办法对关键岗位进行界定,一是根据技能是否支撑经营目标找出岗位群,二是根据价值链分析出来。当然还有其他分析方法,在此不赘述。
人才盘点:
总量(数量和结构)、质量(知识技能和能力)、人才利用率(效率和业绩)。
数量盘点是现有数量和目标数量的对比,找出差距后决定补给策略;
结构盘点是分析不同能力员工的局部分布,比如三角形结构适合生产型,橄榄型适合研发技术团队,梯形是特殊知识型团队(律所等)的结构;
质量盘点通过各种测评获取数据,比如答题考试、360调查、人格测评、文件筐测验等;
利用率盘点通过绩效考核、工作分析等就能知道数据。
学习地图:
需要说明的是,我在工作中实践后发现这个工具相当好用,很聚焦,目标感很强。
学习地图绘制流程:构建能力标准--绘制成长路径--确定学习内容--对应培养方式--形成培养规划--引入回炉机制。
人才培养:
现在企业HR中基本都懂7-2-1法则,就不多说了。另外逐渐风靡起来的还有行动学习(Action Learning)这个方法,它是指在一个专门以学习为目标的环境中,以组织面临的重要问题为载体,学习者通过对实际工作中的问题、任务、项目等进行处理,从而达到开发人力资源和发展组织的目的。行动学习提出者雷文斯认为:L=P+Q,即学习(L)是通过把掌握相关专业知识(P)与提出深刻问题的能力(Q)相结合来完成的。行动学习不仅有利于促成组织问题解决,同时也能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参与行动学习的参与者拓宽视野、增长知识,掌握新的能力。
技能矩阵表
是一个团队建设工具,判断一个团队的角色是否能支撑部门目标,能清晰的看到每个人的技能等级分布。
一般从知识、技能、能力三方面分解岗位职责、未来组织要求等内容,用数字列定上下限,经过盘点后给每个人对应的技能砖评级。
参考资料:Peter Cappelli. A Supply Chain Approach to WorkforcePlanning[J]。Organizational Dynamics,2008,38(1):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