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世纪“农业合作社”时期,农村以种植小麦为主,秋田种植的较少。农民从农历七月开始收割小麦,一直忙到九月底才能打、碾完小麦。麦田里、麦场上、路途上只见人来人往,人拉的架子车来回穿梭,社员们的心里充满了丰收的喜悦。架子车是当时农业生产上的主要运输工具,每户人家都有一辆架子车。从地里往麦场上拉运麦捆子,全靠人拉的架子车。
麦捆子拉到场里,还要垒成麦垛子。堆砌麦垛子的人必定是队里大家公认的行家。行家垒起的麦垛子风刮不倒,雨水渗透不进去。有的麦垛子有三四层楼那样高,高大威武,就像是一座雄伟的高塔,又像是一座座独立的碉堡,矗立在麦场的周边。
碾场是小麦脱粒的过程,也是一件集体活动,从早晨一直忙活到日落西山。工序有摊、碾、砸、掠、翻,这些程序要反复三次以上;然后是挑、分、收、扬等工序。摊,摊场,绕场中心一圈又一圈的摊开小麦捆子;碾,碾场;砸,砸连枷;掠,掠起上层的刈草;挑,挑翻,靠下层的麦草翻到上层;刈草挑动后,要挪到场外;分,分离糠皮刈草与麦粒;收,收束麦粒堆子;扬,扬场。这些活工序多,活儿重,主要靠人力劳动。
碾场、打连枷是碾场工序中最主要的两项活动。碾场,原始的方法是以两头牛拉的碌碡,绕着麦场子一圈又一圈的绕着麦场转悠。碾一场小麦最少要转200圈。骄阳下,牛蹄深深的陷在麦草里,牛脖子上牵引着400多斤重的碌碡,喘着气一步一步的拼命往前挣扎。后来出现了拖拉机。那时,条件好的大队仅有一台大型拖拉机,人们叫它“铁牛”,主要用于碾场。
打连枷,就是全队的男女社员,相对着站成两排。每个人都拿着一把连枷,甩动连枷,挥动着胳膊,运用两膀子的力气奋力的往下砸麦草。连枷一起一落、一上一下的飞舞着,两边的社员有节奏的高呼着鼓舞士气的口号:大家伙——哎呀!出力量——哎呀!麦捆子——哎呀!.......挷、挷、挷的响声震天动地,声势浩大,场面非常热烈。一阵30多分钟的砸连枷过后,每个人脸上汗如雨下,贴身的衣服都被汗水浸透了。
为了纪念上个世纪生产队里打麦场的生产活动,1972年秋,以《打麦场》为题,作诗一首:
八月麦场闹嚷嚷,鸡叫狗咬机器响。
座座麦垛象高塔,人拉小车运麦忙。
铁牛发威喷黑雾,碌礎滚滚如蛟龙。
大娘大嫂显神手,扫帚扫出万斤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