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舸争流,不进则退"。一个人不努力奋发,就会被别人甩在后头。同样,一个国家,举步不前,原地踏步,也会跟不上时代的步伐。
中华民族,曾经的世界第一大国,从什么时候起落后于西方国家?当人们追溯这个问题时,大家会想起鸦片战争,八国联军入侵中华大地,清政府无能应对。
毋庸置疑,是这一切让中国历史直接步入黑暗。不过,中国真正落后于西方,始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西方各国加强商贸往来,经济得到提升,西方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而处在彼时的明朝是什么情况?为什么在西方崛起时,作为世界帝国的大明朝会走向衰败,甚至灭亡了呢?
今天,为大家分享的《万历十五年》这本书,告诉人们:明朝之所以灭亡的前因后果。时代的局限性对国家的影响和对个人的创伤。同时也给我们当代人以警示。
《万历十五年》这本书的作者是美籍华裔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作者从明朝的体制入手,阐述了明朝社会症结。在时代的背景不下,不管是皇帝,还是权倾朝野的首辅,又或者是名将清官,哲学家,谁也不能力挽狂澜,改变时局。他们每个人,都逃不脱命运带来的悲剧。
本书概括起来,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万历皇帝的一生,曲高和寡皇帝难当;文官内部的相争,明争暗斗两败俱伤;明朝体制的僵化,曲终人散帝国衰败。
1.万历皇帝的一生,曲高和寡皇帝难当
自古以来,为了争夺皇位,多少人不惜耗财费力,甚至不顾性命安危。在众人看来,或许万历皇帝朱翊钧是上天的宠儿。他五岁时,被册封为太子。九岁时,他登极成为明朝第十三位皇帝。他在位48年之久,是明朝在位时间最久的一位皇帝。
平常人家九岁的孩子,还依于父母,膝下承欢。可九岁的万历,每天要复习功课,练习书法,默记经史;还要看奏章,作批示。不仅如此,万历还要遵守各种礼仪制度。逢三、六、九上早朝,按时出席经筵典礼。如果万历皇帝稍有松懈,对各项礼仪不到位,就会受到廷臣的教训'被认为不遵守祖上的遗训,不敬畏上天,他将受到上天的惩罚等等。
万历皇帝在太后的严格监督下长大。他登基的头十年,受到首辅兼恩师张居正的辅佐,明朝形势往好的方向发展,呈现欣欣向荣的景象。可以说,这十年是万历皇帝雄心壮志的十年,他精励图志,对未来充满信心。
然而好景不长,从万历十五年开始,一切发生了改变。作者说虽然万历十五这年没有发生惊天动地的大事,但是这一年对大明帝国来说,却是暴风雨来临之前的前奏,为大明灭亡埋下了隐患。那么,这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
万历十五年,首辅张居正已逝世五年,第二任首辅申时行任职第四年。这一年,一代名将戚继光去世,清官海瑞辞世,还有一件事就是万历皇帝开始不上朝了。为什么万历皇帝不上朝?这还得从一个女人说起。
万历皇帝从小生活在道德礼仪中,长期受着严格的管制,难免不生出叛逆情绪。有一次他偷偷举行夜宴,不料被太后知晓。万历皇帝因此受到严厉的责罚。 太后为了防止这样的事再次发生,也为了皇家传宗接代,便和群臣商议给万历皇帝纳嫔妃。一天达到册封九个嫔妃的记录。就是在这九个嫔妃中,万历皇帝找到了一生至爱,一名姓郑女子。郑氏女子喜爱读书,与万历皇帝有共同爱好。更重要的是,郑氏懂万历皇帝,了解他的需要。她觉得万历虽贵为天子,但实际上柔弱,需要人的关心和体谅。
万历皇帝特别宠爱郑妃,想立她为贵妃。但遭到大臣反对。群臣以四书伦理为标准,认为郑妃只是三皇子的母亲,皇贵妃的头衔要先授予长皇子的母亲,这样才符合伦理习惯,否则就是本末倒置。
皇帝封赏嫔妃受到群臣抵制,这让万历皇帝自尊受损。为了表达心中不满,万历皇帝采取不上早朝,不参加经筵进行抗议,时间长达十年之久。
万历皇帝与文官之间关系进一步白热化是由于立储的问题。万历皇帝想把太子之位传给郑贵妃的儿子常询,遭到文官们坚决反对。他们认为立储乃是国之根本,没有得到众人的公认,单凭皇帝自己的好恶作决定是行不通的。文官们根据伦理常纲上立长不立幼的规矩,要求立长子常洛为太子。不管万历皇帝以何种理由推脱,文官们却一点也不让步,步步紧逼。 当万历皇帝看清了文官们虚伪的一面,同时也弄清楚文官集团的力量超乎他的想象时,他开始自我怀疑,认为自己不过是国家执行权力的一个机构。万历皇帝心灰意冷,屈服于文官,违心地否认自己有弃长立幼的企图,只得立长子常洛为太子。
表面上看来,万历皇帝是为了郑贵妃与朝臣闹翻。实际上,是九五之尊没有选择的自由,也沒有决策的权力。他做这样的皇帝还有什么趣味可言呢?因此万历皇帝心中的信念产生了动摇,他采取逃避手段来报复。自此,历史上出现了一段长达二十多年的皇帝消极怠政事件。万历皇帝的行为加速了明朝的灭亡。
或许有人会问:万历皇帝既然已认清了文官制度的弊端, 作为帝王为什么不对文官制度进行改革,从而改造帝国和自已的命运呢?
明朝建国初级,洪武皇帝朱元璋制定了以道德观治理国家的制度。到了万历皇帝这一代,这套伦理道德己被天下臣民所认同。万历皇帝是文官培养起来的皇帝。他从小接受的就是文官传授给他的思想,不像他的祖先那样,言行被臣民恭维为绝对的道德标准。相反,他的道德观还受制于文官。他们需要的是一种权威的象征,而不是有自己意愿的皇帝。所以,即算万历皇帝有这种改变制度的想法,文官们也不会给他机会。这从万历皇帝没有权利升迁他喜欢的官员就可以看出来。万历皇帝没有心腹,缺少可以密商的智囊人物,他一个孤家寡人,要实现自己的心愿根本不可能。
作者还指出,万历皇帝的性格不像他的叔父正德皇帝那样敢于挑战传统道德,他柔弱而又敏感,再加上他的执拗任性和报复心极强,因此才会采取这种消极的处理方式。
总之,万历皇帝的一生,是孤独无助的一生。身为天子,他改变不了个人的 命运和国家命运,终生囚禁于紫禁城,死后也不能与心爱的人合葬于皇陵。在作者眼中,万历皇帝不过是封建制度下的牺牲品。
2.文官内部相争,明争暗斗两败俱伤 。
党派之争,在中国历史上不少见。但明朝万历年间党争更为激烈。作者认为,这与洪武帝制定的文官制度有关。
明朝的文臣由科举制产生,虽然每个文臣接受的都是四书五经的教化,但是明朝当官的官俸低,这就造成文臣在精神上以道德为标准,而实际生活中,他们又受到物质上的诱惑。于是,这个庞大的文官队伍中出现了三种不同类型的人。其中一种人以道德作为口头禅,实际干着敛财肥私的勾当。一种人以道德作为行为准则,严格遵守四书五经中的规则。还有一种人介于他们两者之间。三种人各自为阵,形成不同派别。
加上明朝采用中央集权制。朝廷规定地方官任满三年要上京述职,京官任满六年要进行京察。这些官员为了保住官职和自身利益,他们就采用各种办法拉关系,结交党羽。 以上原因造成文官集团分裂成若干派别,他们或结党营私,或相互攻伐。
万历十年前,张居正权倾朝野,连皇帝、太后都忌惮他三分。整个朝堂上下由张居正说了算。文官内部虽矛盾重重,但都惧于张居正的权威,党派之争有所缓和。
后来,张居正实行一条鞭法,限制了舞弊营私。他的这种举措严重触犯了文官利益。言官们无数次弹劾张居正,但都没成功。 而更让文官们不安的是张居正要实行行政改革。如果行政效率得以实施,将打破原来的文官制度,直接威胁到文官们的利益和地位。遗憾的是,张居正没来得及颁布改革措施,就因病去世。
万历十年张居正死后,那些痛恨张居正的人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他们搜集张居正在世时所犯的错误进行攻击,致使张居正死后抄家,张居正生前荣誉死后谥号全部被剥夺,甚至全家上下无一幸免。 和张居正合作的冯保也跟着遭殃,被反张一党驱逐出京。支持张居正的能臣也受牵连被迫离开了政治舞台。一代名将戚继光因与张居正的关系密切,也被卷入党争,死于政治斗争。从此,张居正一派的势力消失。
申时行是继张居正之后的首辅。他从张居正身上吸取教训,低调行事。申时行明白这些文臣在本朝的作用,他很清楚以己之力无法扭转乾坤。因此,他采取与文官合作的方式,维护文官利益,对他们结党营私装聋作哑。申时行这样做,是希望以此达成和衷共济,长治久安的目的。
然而,人的愿望都是美好的,现实往往不如人意。申时行宽恕待人,谦虚承让,得到的却是文臣们的不认可。后来还因为立储问题,申时行周旋在文官与皇权的斗争中,遭到文官的猜忌和指责,不得不选择离职回家。
申时行离职后,党争之风越发嚣张。原因是文官们没受到万历皇帝物质或精神上的鼓励,这让他们非常不满。他们采取消极敷衍的态度来对待朝政,以致招到另一批文官的抨击。这批人就是东林党人,他们通过讲学的形式,斥责萎蘼不振的官员,评论朝政和官吏。 东林党人一出现,受到社会很多人的支持,影响力也随之增大。这引起另一股势力的不满,他们结交党派来反对东林党人。如此一来,党争从喑到明,形成公开化的斗争。
明朝后期的党争,是导致明朝灭亡的主要原因。而造成党争的,是明朝文官体制的僵化。
3.明朝体制僵化,曲终人散帝国衰败
明朝的体制,都是洪武帝建国初期制定的。到了万历年间,明朝历时两百多年,这些体制已不适应时代发展了。
海瑞在淳安当知县整顿驿站时,就发现了明朝财政制度的缺陷。
古时的驿站,是接待官僚的中转站。在明朝立国时,过境的官员只要凭兵部开具的文书就可以享受驿站提供的待遇,而招待官员所有的费则由地方来承担。 由于明朝建国之初,洪武帝对官僚管得严,加之官僚机构小,招待费不多。所以财政上就没有设"差旅费"一栏。到了明朝中后期,官僚越来越多,招待费自然增多,而明朝财务体制却没有改变。另外,由于缺少国家财务的监管,官僚腐败成风,驿站的开销之大令地方难以承受。
海瑞通过调查,了解到这些情况。作为一个七品芝麻官,他改变不了国家财务制度,只有通过打击官僚和提倡节约来减轻地方上的负担。
明朝体制的僵化,除开财政制度外,还体现在以道德作为法侓,重农抑商,以小农经济为主等方面。
海瑞是旧体制的倡导者。他任南京巡抚时,就因为他维护洪武帝制定的小农经济,限制富户土地过多,导致他受到参劾,被迫退休。
海瑞干预农田土地所有权为什么会失败?作者总结了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是海瑞按照道德法制执法,单凭个人的"善"和"恶"进行裁决,缺少了相关的法律作为依据,也没有相应的机构进行调查取证。这是造成海瑞失败的原因之一。另一个原因是小农经济已不适应社会的发展。在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已萌芽。海瑞维护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一代清官海瑞沦为明朝体制的牺牲品,或许是由于他太执着于旧的体制,按章办事,过于理想化。而作为一代名将戚继光,他以积极心态努力适应当时社会环境,但最终仍逃不过文官们忌惮打压的悲惨结局,这又是为什么呢?
自古以来,文官和武将是对立的关系。文官受儒家思想影响,凡事以和为贵,认为靠武力解决争端是下下之策。因此,他们看不起武将,觉得武将只是逞一时的血气之勇。而武将注重实效,以成败论英雄。这种思想上的差异,造成他们施政方向不一致。
明朝洪武帝采用文人治国,国家以维稳为方针。这就决定了明朝军事制度重文轻武。
明朝军事重文轻武的弊端表现在:
一,武官们地位低,军队给养方面不能自主,依靠文官管辖。
二,军队没有统筹的后勤机构,军需物资不能及时送达。
三,军事装备落后,武器不精良。
四,军人待遇差,退伍后没有保障。
这些制度上的弊端,造成明朝军事薄弱,屡受外敌侵扰。戚继光受张居正赏识,此时临危受命。他建立了一支军纪严明,有战斗力的戚家军,再加上戚继光自己运筹帷幄,明朝军事取得一定胜利,倭寇被赶走。戚继光成为人民心目中的民族英雄,一时名声鹊起,官至福建总兵。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戚继光的不幸在于他打破了文官集团力图保持的平衡,对文官产生了威胁。因此,在张居正死后,戚继光也受到文臣的迫害,一代将星就此陨落。
在明朝重文轻武制度下,武将戚继光能功成名就,已算一个特例。明朝后期,死于明朝体制下的武将何其多。所以说,明朝体制的弊端,是造成明朝灭亡的根本原因。
作为明朝晚期哲学家李贽,已经意识到明朝体制给社会带来的危害。李贽认为评价一个人不能单独根据道德标准进行,而要以政绩去评价他的价值。他对海瑞过于拘泥传统道德表示不苟同,但他欣赏戚继光的军事才能。崇拜张居正。
李贽有这样的思想与他亲身经历分不开。他从小在儒家思想影响下长大,希望通过读书成为官僚,是他和他家族的愿望。可是,李贽做官多年,连养家糊口都做不到。这种现实的残酷让他开始重新思考人生。半生官僚生活,让他领悟到传统道德治国的诸多弊端。因此,他剃发为僧,弃仕辞官,专心著书研究人物的道德,探索读书人的个人利益与公众的道德是否能设法调和。可是李贽到死,都没有找出一个答案。
作者认为李贽在哲学上无法找到出路是因为李贽自身充满矛盾。他一边抨击官僚,一边又不得不依赖官僚生存;他自我批评,又自我怜惜;他反对传统道德,但又是儒家信徒。所有这些矛盾在李贽身上交织,导致他在矛盾中自溢而亡。
尽管李贽的学说没有自成一体,最终失败收场。但作者认为他所倡导的注重实践是有创造性的思想。他和同时代的海瑞,戚继光、张居正们一样,受时代的局限,无论如何努力也无法力挽狂澜。这是他们个人的不幸,也是明朝的悲哀。随着他们的离开,帝国也轰然倒下,走向灭亡。
以上就是《万历十五年》全部内容。我们再回顾总结一下:本书主要讲述了万历皇帝和他的臣子们悲哀命运的故事。作者通过他们的经历,揭示了明朝体制的僵化。明朝之所以走向衰败,不是个人所致,而是时代的局限造成。
通过阅读本书,我们了解了明朝万历时期的历史事件及人物故事。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制度对国家和个人的影响。一个国家制度的制定,要根据社会发展而定。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如果制度阻碍了发展,就应该及时调整。
读书可以明智,读史可以明鉴。作为当代人,应理性地看待历史事件。以前人之鉴,取长补短。传统道德一直为中华民族之美德,我们应保持发扬,法制是中国的立国之本,我们应遵守维护。道德与法制并不冲突,愿我们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把度量衡,把握好分寸,正确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