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九点半,小朋友结束一天的忙碌,终于躺到床上。
“妈妈,你能不能来陪陪我?”
“你自己睡吧,妈妈很难过,要自己调整一下。”我边说边走进卫生间,想起刚才听到孩子在校不爱吃午餐,全都倒掉,我问他为什么,他说不饿不爱吃饭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时,我心疼绝望得差点哭出来,真的不想看到孩子因为不吃饭而发育得不好。我尽力照顾你,为什么你偏偏不照顾好自己呢?
孩子也没有再喊我,屋子里很安静,但有一种彼此心知肚明的懂事的疼痛感在我和孩子之间慢慢传递。
我越来越不知道该如何把握教育孩子的分寸,有时感觉妈妈干涉太多,会让孩子胆小懦弱怕事;但不管的话,孩子又会无法无天,无法约束。所以,我总是跟孩子说:妈妈不需要你听话,懂事就够了!但沟通起来每每不合拍。
比如倒午餐这件事,就以我的苦口婆心规劝,孩子慢条斯理敷衍结束,而我看到无果无望后,消极对待,孩子便情知有错,含泪而眠。
我觉得自己有些残忍。刚刚晚餐时,孩子还帮我倒了杯水,结果手一滑,水大半儿洒到了我的裤子上,孩子微笑的脸瞬时僵住,木然呆在一旁不知所措,我拿起纸巾开始擦,然后问他:“你可以帮我拿些纸来吗?”他很快拿来,而后把头埋在我肩膀上不说话。我说,没关系,你不是故意的。孩子如释重负,主动把桌上的水渍擦干净,紧接着,又帮我重新倒了杯水。那一刻,我真的很欣慰,也很庆幸,我们终于找到了沟通的“密码”!
可前后不过几小时,孩子不爱吃饭的事实又把我击垮了。
我想起第一次对孩子生气,买了玩具回家途中发现竟然没有拿,于是我把错都归到同行孩子的贪玩上,不断数落指责,言语暴戾。人真的很可怕,当时孩子早知道错了,一言不发,任由我叨叨了一路,而我发现孩子毫不反抗时,竟然觉得幼小可欺,其实当时肯定没想到这个,但无疑这是本能潜意识的反应。我很后悔,对孩子发火是最无能的表现,不光疏远亲情,还把不幸福的种子种到孩子心里,甚至不断传承下去。
此后,对孩子发火成为家常便饭,什么“六不责”“七不责”,孩子可指责的事情多了,饭没吃完、做事磨蹭、玩具乱扔、乱发脾气、非要买玩具……凡此种种,总少不了一顿顿语言暴力,间或巴掌伺候。有时因为孩子贪玩,夜半才写完作业,我又开启“冲锋枪”加“冷暴力”模式,结果孩子带着泪珠入眠,夜里数次惊醒啼哭。
深夜写来,数次捂脸中,好残暴的妈妈!
所以,放弃对孩子狂轰滥炸的怒吼,也不想声泪俱下的哭诉,就让我静一静,静一静,学一学该怎么和你相处!
且慢,临睡不责,妈妈怎可让你再次带着泪花入睡。
推开门,躺到孩子身边,抽噎的小脸上“河流”纵横。
“宝贝,你不爱吃饭是肚子不舒服吗?我帮你揉揉!”
“睡吧,I love you!”
“妈妈,I love you to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