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个名叫李子柒的视频美食博主突然火了起来。
因其在YouTube上的视频得到国外数千万网友的一致称赞,网友纷纷表达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崇拜和对田园牧歌生活的向往。
这引发媒体和社会的强烈关注,批评和赞扬自动划分两派,观点相互交锋,好不热闹。
我从商业的角度,简单谈谈自己启发和思考:
1.善于利用复利思维,才能取得爆发式增长
2015年,李子柒刚做淘宝店时,为了宣传网店,自导自演了一系列古风美食视频,可是放到网上之后,长时间无人问津。经历了长达一年的蛰伏期之后,才渐渐有了起色。
而后一只《樱桃酒》视频,不经意间被推荐到美拍首页热门,半天点赞过万;
此后,便一发不可收拾,李子柒的视频开始迅速走红。
这便是复利思维的巨大价值。
爱因斯坦曾说:“复利是世界第八大奇迹,知之者赚、不知之者被赚。”
所谓复利思维,其本质是:做事情A会导致结果B,而结果B又会反过来加强A不断的循环。还有一个观点叫“增强回路”。
无论那个说法,其本质都在于,要长期坚持做一件事情。这件事情短期看,效果不明显,但是长期看,却变化巨大。
一个64格的象棋盘,第一格放1粒米,第二格放2粒,第三格放4粒,第四格放8粒……以此类推,你猜放满所有的格子需要多少粒米?
答案是1844亿亿粒,相当于2767亿吨!
这是什么概念?
如果按照每人每天1斤粮食来计算,2767亿吨粮食可以支持全世界75亿人吃200天!
再比如,一个池塘里的海藻需要10天才能铺满整个池塘,那么多少天可以铺满半个池塘?
答案是:第9天!
复利思维用的最好的要数股神巴菲特。
他的财富99%都是在50岁以后取得的,50岁之前默默无人,50岁以后才迎来财富的指数级的增长。
李子柒并非一夜爆红,Papi酱、李佳琦、薇娅等人也并非一夜成名,他们都是在经历了长期的坚持和努力,不断摸索,才取得了今天的成绩。
喜茶、老乡鸡等突然爆红的餐饮品牌也一样,它们其实都经历了长久的默默无闻。在此期间,它们不断优化和迭代产品,量变积累到了一定程度,才达成如今的质变。
当然,网红品牌瞬生方死(或过气)的案例也比比皆是,典型的如三少爷肉夹馍、皇太极、雕爷牛腩、泡面小食堂、答案茶等等。
而那些奔着爆款去的品牌营销案例也年年尸横遍野,每年叫的上名字的爆款案例屈指可数,更多案例成了“无名英雄”。
这给我们的启示在于,千万不要抱着“一夜爆红”的思维去做事或做品牌,否则只会昙花一现。保持平常心,坚持初衷,用复利思维指导行动,往往会取得超预期的效果。
2.说什么不是价值观,行动才代表你的价值观
你是怎样的人,便会传递怎样的价值观;对品牌来说,也是如此。
近几年,字节跳动的推荐算法饱受诟病。尤其是前几年的“虐童视频推荐”,引发大众一致声讨,官媒点名批评。随后头体系产品才全面排查,大力整改。
张一鸣之前一直声称“算法没有价值观”,但是用户的感受却恰恰相反:你推荐怎样的视频,那么就代表了你具有怎样的价值观。
李子柒的视频只所以遭到很多人批评,在于他们认为李子柒传递了非常不好的价值观,所谓的“田园牧歌”“生活美学”不过是一种消遣和文化糟粕。
然而与一众自媒体批评和声讨的论调不同,包括央视新闻、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光明日报等主流媒体,均对李子柒提出了表扬和支持的态度。
用央视新闻的话说:“李子柒的视频,没有一个字夸中国好,但她讲好了中国文化,讲好了中国故事。”
在卖货方面,她不如李佳琦、薇娅等网红;在视频制作方面,她不如很多资金充裕的企业品牌。但她视频里传达出的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态度,无不闪耀着人性的光辉,传递着积极美好的生活价值观。
这样的慢、柔、美,不免让那些趾高气昂、叫嚣造作的企业和品牌黯然失色。
谷歌的价值观是:做正确的事(相较于新的价值观,我显然更喜欢之前的“不作恶”)
百度的价值观是:简单可依赖
腾讯的价值观是:正直+进取+合作+创新
你的价值观是什么?你想传递怎样的价值观?
围绕价值观做事,懂得取舍,品牌才能长治久安。
3.“手艺之美”传递出的是一种做事态度
很多批评者认为,李子柒的视频都是在作秀。
可是你放大镜头看看她的手,看看她劈竹子、做拉面、做床凳的动作,这么熟练的动作,是一个门外汉能做出来的吗?
无论缫丝、竹编、还是酿酒,镜头前的李子柒更像一个手艺人,这与那些单纯靠相貌和口才博取关注的网红截然不同。
这不禁使我想起,做鲁班凳的“阿木爷爷”王德文,这位62岁的农村大爷制作“鲁班凳”的视频在网络上的点击播放量超千万,引发网友一致惊叹。
快手和抖音上,也有很多类似的手艺人:铜线盆景、麦秸秆作画、捏面人等等。
甚至被民间称为“无用爱迪生”的手工达人手工耿,也可以算作手艺人的典型代表。
这些手艺人传达出的是一种工匠精神,一种慢工出细活的做事和做人态度。
这与很多品牌强调“工艺魅力”如出一辙,不论是手工艺、雕刻工艺,还是制作工艺,向外界传递的都是“手艺之美”。
4.重视争议的两面性,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争议,实际是两种观点的冲突,大家看到的面相不同,想要维护的利益也不同。
李子柒的视频之所以引发争议,也是如此。
官媒点赞,是因为她很好地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
部分人的批评,则兼有看衰、嘲讽、眼红、不自信等复杂情绪。
前三个好说,因为往往一个网红或品牌起来,大家都有这样的态度;而“不自信”,则源于李子柒视频体现的田园风光和农村生活,对很多人来说,是一种侮化和丑化中国的行为。
面对YouTube这个世界窗口,无疑会放大这种不自信的心理。他们更希望展现一些伟、光、正、好、美的东西,而这种“陶渊明”式的展现,显然不是他们所希望的。
因争议而引发全国甚至全球关注,对品牌来说不一定是坏事,但也应当提高警惕。允许争议的存在,便也要看到潜藏的危机。
总得来说,要保持品牌自信,同时也不能得意忘形。
面对争议,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5.重视文化输出的“润物细无声”作用
说李子柒是商业包装的结果也罢,说她是“纯天然”的也罢,她的视频所呈现出的传统美食和田园生活风情,符合中国传统文化的语境。
这种体现慢、静、美和淳朴的古风视频,也是中国文化对外输出的优秀范本。
从这点来说,她比全世界大力兴建的孔子学院可能更有生命力。
很多国家排斥孔子学院,因为其旨在输出中国传统文化的想法太多明显,反而招致了比较强烈的情绪反弹。
反倒是这种“润物细无声”的作品,更具浸入性和影响力,也更持久和易于被人接受。
6.把文化包装成商业化的行为并不可耻
批评者说,李子柒的视频把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商业化的包装,其核心在于卖货,这种做法并不可取。
对此,我不敢苟同。
说到文化的商业化,最不能忽视的要数电影产业了。
美国大片可以说是美国文化输出的典型代表,包括迪士尼乐园、各种IP周边产品等都可以算作是美国文化输出。
而故宫在文化商业化方面也走在很多品牌的前面,故宫淘宝、故宫文创、故宫视频等,皆是运作十分成功的故宫IP。
因此不论是否商业化,只要传递的文化是具有中国特色和价值感的,那么无论李子柒或其他品牌的出发点是公益的,还是商业的,我们都应该支持。
对品牌来说也是一样,不能因为目标具有文化属性、公益属性,就羞于谈钱。
一定程度上,谈钱反而有利于持续做文化和公益活动。
经济学者薛兆丰讲过一个观点,我觉得很有道理:
见义勇为的人应当接受物质奖励,而不仅仅是精神奖励,社会也应该鼓励这种行为,这样才能鼓励更多人见义勇为;不然一个人不接受物质奖励,很可能导致大家都不好意思拿奖励,久而久之,大家觉得见义勇为风险高,收益低,这件事便没有人再愿意做了。
7.创业维艰,用包容的心态做人和做事
对于任何品牌来说,创业都是维艰的。
李子柒火爆全网之前,也经历了很长的蛰伏期。
14岁时被迫辍学进城打工,300块工资起步,睡过公园长椅,做过各种各样的工作。
2012年,为了照顾身患重病的奶奶,依然辞掉工作,回乡下陪奶奶。
为了糊口,摆地摊,开淘宝店,误打误撞中,才探索出一条通过拍摄古风美食视频带货的出路。
因为只有一个人,为了拍视频,她要想尽各种办法,一个导,一个人演,一个人上蹿下跳,一个人出远门拜师学艺,为了拍一个5分钟的片子,反复几十遍,一拍好几天……
用她的话说,“拍废的面团我奶奶做成馕吃了半个月,每天都是各种汤泡馕,导致现在看着馕都觉得很饱……”
同样李佳琦在成为“口红一哥”之前,花了三年时间,一心扑在直播上面,忙的连睡觉的时间都没有:每天晚上7点,直播到次日凌晨一点,直播结束后卸妆、总结,凌晨4点爬上床睡觉,中午12点到下午5点,选品,准备晚上7点的直播。如此循环往复。没有双休,没有节假日,一年365天,他做了389场直播。
我们都羡慕李佳琦们的直播收入高,带货能力强,但是他们背后所付出的百倍于常人的辛苦和努力,又有几人能够体会呢。
所以,作为吃瓜群众,我们不妨对创业者,多一些包容和理解;
作为创业者,也要学会坚持和忍耐,坚持热爱,用实力包容,用品牌服众。
8.谨言慎行,避免人设陷阱
人设一旦定型,形成某种标签,便很难改变。
而一旦被人设绑架,便如头上悬了一把达摩克里斯之剑,随时有崩塌的危险。
而人设一旦崩塌,将面临巨大的信任危机。
这方面,明星的例子比比皆是。
某种程度上,李子柒也是一种人设,至于是否存在人设崩塌的危险,尚待观察。
而对于品牌来说,也应该注意这方面的问题。
现在很多企业都用包装创始人的方式,来为企业设定某种人设。
创始人的为人处事,无形中便成为了企业的标签。
一旦创始人出问题,很可能会给企业带来危机。
罗永浩的高调、率性、特立独行,为锤子赢得了一众粉丝,但同时也给品牌带来了不少负面吐槽。导致爱得热血,骂得吐血,形成鲜明的两派。
Uber的创始人特拉维斯·卡兰尼克在任期间,可谓备受争议,最后股东都看不下去了,不仅罢免了他的职务,还将他扫地出门。
类似的例子比比皆是。
这提醒我们,在包装企业代言人这件事上,一定要慎重。
作为企业“吉祥物”,必须要谨言慎行,避免因自己的言行而给品牌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最后来欣赏一下李子柒的视频吧:
有人说,拍的很美,看完很解压。
你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