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看过一个短片,是挪威公益组织于2015年推出的,以未出生的女婴视角向爸爸讲述她未来会遭遇的语言暴力。
片尾说道:
每个行为都会引起一连串后果,所以请在这串后果开始前就出手阻止。
别让我哥哥叫别人荡妇,因为她们不是荡妇。
但其他的小男生可能真的以为她们是。
不要容忍奇怪的男人或者朋友开的冒犯玩笑。
因为每个玩笑背后都藏有真实。
很多人会表示疑问,我们真的需要如此严肃地对待玩笑吗?
回答是肯定的,因为内心成熟的标志之一,就是明白有些玩笑开不得。
1
看过一本书叫做《轰然作响的记忆》,里面提到不管是初中还是高中的时候,身边总有那么几个招人讨厌的家伙。
他们自己不见得有多么出色,甚至是缺斤短两、漏洞百出,却偏偏喜欢挖苦嘲笑别人。
不是这个人肉太胖,就是那个人骨头太瘦,就好像天底下只有他才长着一副无可挑剔人见人爱的瘦肉胖骨头。
我突然回忆起了初中的事情,当时班级里有个女生W因为生病打激素药,导致身材有一段时间的发胖。
于是在她胖了的那段时间内,不停地被同学排挤。
有人经过她的旁边,故意大声嚷嚷“死肥婆”;
有人不小心碰了她一下,W不计较,反而碰她的人大吼着:“我要拿消毒液洗手。”
全班订制班服的时候,更有甚者大叫:“W穿不下。”
忍无可忍的W最后向老师汇报,但老师也只会小事化了。
最后W被同学们疏远了,原因也实在是可笑:
不是吧,你这么开不起玩笑,以后谁还敢跟你玩啊。
药效期过了之后,W自然而然地瘦下来了。
但从此以后整个人性情大变,不再像以前那样开朗,甚至变得有些内向。
你不经意间取笑一个女孩子长得胖,也许,她会自卑很长一段岁月,哪怕度过了女大十八变,亭亭玉立之后,仍然会为自己的相貌时常忧虑。
因为语言,是能够伤到心里的。
2
奥美曾经推出过一则公益广告,将“废物”,“是人就比你强”,以及“你怎么不去死” 这些语句做成模具,可拼凑成枪、刀和斧头的形态。
通过创意的方式,将无形的伤害化成了更易感知的武器。
如果连作为沟通的语言都演变成了一种无形的利器,那么这种无形的伤害该如何痊愈?
前几天下班坐公交车时,看到这样的一幕。
一位老奶奶接她的孙子放学,闷热的车厢里小孩子望着外面的巨大广告牌,指着说:“奶奶,我想等下吃个冰淇淋。”
老奶奶貌似心情不大好,没有应答。
小孩子轻轻摇了下他奶奶的手,重复了一遍刚才的话。
结果老奶奶一脸埋怨:“你除了花钱还会干嘛?就知道吃吃吃!猪吧你。”
周边的乘客包括我,都被她的语言吓了一跳,心想怎么会对这么小的孩子说这样的话。
旁边的乘客阿姨轻声说:“就一个冰淇淋而已啊,小孩子爱吃很正常,我家的小孩吃的更多的。”
老奶奶脸上讪讪的,说:“我就是开个玩笑。”
我看见小孩子眼睛里含着眼泪,大气都不敢出。
毕淑敏有篇文章《家问》,里面写道:
“在纷乱和丑恶的气氛中成长的孩子,是伪劣家庭的痛苦产品。他们在家中最先看到并习惯的待人处世经验,是破碎流离和粗暴残酷。
他们是那样幼小,缺乏分辨的能力,以为这就是人世间的模型,当他们走进社会的时候,会不由自主的以不良家庭模式对待他人,将紊乱和不协调传染到更远的范畴。”
别让小孩子从小就在不良的语言氛围中长大,大人怎么对待孩子的,长大后孩子就会怎么对待这个社会。
3
我们身边的很多成年人,看似已经成年,但语言能力却一直停留在初级水平。
而长期遭受语言暴力的人,可能会受到以下三种影响。
一、极度自卑
觉得所有人都讨厌自己,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是不对的。
无法自我接纳,感觉所有人对自己都抱有恶意。
二、社交恐惧
害怕人群,仿佛所有人的眼睛都盯着自己。
一旦关系稍微亲密,便害怕他人对自己不满意,于是干脆不参与社交。
三、情感表达障碍
不能自如、自然地向别人表达爱意、赞美、愤怒。
很多表达方式会受到语言暴力者的影响,不知不觉地变得与其雷同。
曾经看过一个记录片,采访了二十几位整容的女子。
令人惊奇的是,这些女子本身资质并不差。
当主持人询问她们为何想要整容的时候,有一个回答给了我非常深刻的印象:
我在青春期时遭受过他人无端的侮辱性玩笑话,导致现在依旧无法克服心理障碍。
只有当镜子里出现了不一样的脸时,我想那才是新生活的开始。
有很多人都知道行为暴力会给人带来非常重的创伤,但语言暴力的威力其实并不比行为暴力更小。
没有人想要成为语言暴力的受害者,同样地,也请控制住自己,别成为施暴者,做一个内心成熟的人。
不要对任何人使用语言暴力,即使你手捧鲜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