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底层的生活》是美国专栏作家芭芭拉·艾伦瑞克的作品。在1998年,她为了体验底层美国人民的生活,选择了六个地方,在不同的城市去打工。有零售,有清洁,有老人服务。
在这段日子里,她发现了底层人的生活规律。她们日复一日地做着最辛苦的工作,过着仅仅果腹的生活。她们偶尔会抱怨一下,但大多数会慢慢习惯,并安于这种艰辛的生活。
作者说:当你开始以小时为单位卖掉你的时间,你可能不一定了解的一点是:你真正卖掉的,是自己的生命。是的,很多人都是在慢性自杀一样的工作中度过了平庸的一生。
她们每天都很忙碌,为了混一口饭吃,忙得顾不上吃饭。但是,并没有创造多少社会价值。在别人眼里,不过是等死而已。
失业必然导致贫穷,工作就一定能改善生活吗?努力工作生活就会变好吗?
其实也未必,工资的增长幅度永远赶不上物价。当我们一个月赚600块钱的时候,可以租两百块钱的房子。但是,当你一个月赚6000块钱的时候,相同的房子,你需要花2000块才能租到。
有人说,你穷是因为你不努力,贪图安逸,不思进取。但是,你认真观察的话,就会发现,大多数穷人都是非常努力的,不敢请假,生病了硬撑着,只要还有一口气活着,就想多劳动,多劳多得。结果是,努力工作了,勉强能活下去。哪天,有什么变故,失去劳动能力了,就要面临吃不起饭,付不起房租的窘境。
作者说:我带着科学精神开始从事这项实验,以为它就像一道数学命题,但在实验的过程中,太长时间工作,太需要不计一切专注在眼前事情上,使我不知不觉变成一个眼界狭窄的人。
是的,生活在底层的人不得不专注于眼前的事情,他们忙到没有时间思考,没有时间提升自己。作为一个底层人士,不仅身边人看不起,有时连家人也会对你敬而远之。你的生活被局限在了每天辛苦的工作上,和柴米油盐的生计上。你的视野,你的圈子都会越来越小,小到随时随地会窒息。
你的工作,你的同事,你所在的那个单位,就是你的整个世界。时间长了,你就会变得麻木而满足,觉得能这样混下去也不错。你的锐气,你的斗志都在枯燥乏味的工作中消失殆尽。
为什么很多底层人,都像蝼蚁一样活着,没有自己的价值?她们像一个个奴隶,像一个个赚钱机器,一个个会吃饭的机器人。除了逆来顺受外,没有出路。这或许是最值得我们深思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