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纤凝
建议:
一、教育孩子遵守纪律。
家有家规,校有校规,班级也有班级的纪律。只有好好遵守纪律,才能全面提升孩子的水平。我们一定要让孩子明白,一个懂得规矩,并且自己遵守规矩的人,才能够使自己不断进步,因为懂得自律的人才是最自由的。风筝要想飞得高,必须有底下的线牵引着,假如没有了束缚它的这根线,风筝只能掉在地上。
1.希望家长能够配合学校的管理制度。
由于学校发生一起外来人员混入学校将学生刺伤事件,因此,国家规定各学校一律聘请保安人员看守学校大门。为了学生们安全管理,我们学校也聘请专职的教官,来维护学校的安全管理工作。门禁换成了可以刷脸的系统,一般情况下,家长进不了学校,如果你送东西可以写好条,把东西放在门卫,然后在微信告知即可。
2、学校是陪伴式的管理制度
尤其是初三作息时间表安排的很满,学生六点五十到校,老师们也都到了,盯着孩子们打扫卫生,然后盯着学生上早课。课间休息十分钟里,无特殊情况老师也会在班,中午放学会带领孩子们离开校园。晚课服有老师与学生一起用餐。带领学生吃完饭后上晚课。
关于微信的留言及打电话不接的问题:学校有规定,上课期间不允许带手机进教室,会扣除相应的绩效;特殊情况除外,所谓的特殊情况就是使用手机播放多媒体课件。如果你打的电话不凑巧是我们正在上课的时间点,我不会接你电话,甚至会直接挂掉,微信更不会回。主要是怕影响孩子听课状态。如果你有什么事可以微信留言,现在学校给我们办公室配好了网,同时我手机已经换新,短信不会在路上。我会利用课间随时翻看手机,回复你的信息。
二、与老师坦诚相待,保持一致形成教育合力。
对于学习方面在学校我每天监督孩子完成作业,假期里请你一定要肩负起责任,监督孩子完成作业,不仅要数量,还要质量。
对于品德教育,习惯养成,性格培养等方面,需要家长与老师的坦诚相待,相互交流,互相包容。家长要教育孩子,在学校服从老师的管教,尊敬老师不顶撞老师,不在孩子面前诋毁老师,因为你的行为在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家长应该与老师沟通解决分歧和看法,一定要维护教师在孩子心中的威信,不能在孩子面前议论老师的不足和短处,更不能贬低老师坚定地站在老师一边。同样老师也会维持家长的形象,那样教育才能形成合力,孩子还小,一旦老师在他们心目中失去了应有的地位,那么他们会拒绝学习这门课,这样的话,孩子的损失很大。作为老师,我们都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之中,教好书育好人。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会不断的出现新的问题我们要正视它,只有这样我们相互理解,相互支持,才能把孩子教育好。
三、教孩子做人处事的原则、方法和技巧。
1、不在同学间,师生间传播一些制造矛盾,不利团结的话,更不能传播无根据的,添枝加叶话,同学之间最不喜欢传小话的人,祸从口出,很多矛盾,都是因为传话引起的,喜欢搬弄是非,非议他人这说明孩子把更多精力,更多的关注点放错了。人都有优点和长处,希望孩子们都可以做一个光明正大,诚实的人。
2、胸怀大度,心胸宽广,小事不要放在心上,一点口角就耿耿于怀,怀恨在心。告诉孩子一个斤斤计较,小肚鸡肠的人是成不了什么大事的。
3、遇事要冷静,多做自我批评,在孩子和其他同学发生口角或矛盾时,嗯,说自己受到的委屈时,先让孩子从自身找原因不要总是帮孩子说话,不然会纵容孩子的缺点,老师批评时,要让孩子分析,班主任和老师为什么批评你,是自己哪些地方做的不对,任何时候严格要求都对,学生有力老师的批评教育是对孩子负责,表扬是爱,批评更是一种爱,孩子毕竟是孩子。
在教育的路上,老师和家长最应该成为。最好的搭档,身为老师要懂得寻求家长的支持,身为家长要懂得配合老师的工作,驾校一致性,对孩子成长至关重要,家长和老师的相遇本就是一场爱与信任的邂逅,老师和家长对孩子的爱是一样的,正因为互相信任互相理解互相配合,才能互相成就。
四、语文学科的学习,绝对不是仅仅在课堂上
语文课一周只有七节,我们老师的任务太多了,一学期要讲两本书,课上要完成的大量新课赶上进度,还得照顾薄弱学生的基础巩固。
这点时间怎么可能包办一个孩子的一切,更别说52个人了。我常常觉得,我80%的时间在做无用功,花大量的精力去管成绩差的同学,催缴作业,一遍遍地改,订正,再错再订正再改。
而不是花大量的时间指导他们如何阅读,如何写作。 例如周末的试卷,绝大多数孩子是应付完成的,根本不用心去做,那回校后我讲评的话,又能有多少效果呢?我非常无奈。如果一个学生在家里的时间没有认真做作业、去阅读,没有去思考。只依靠在校的那点内容,那他永远别指望能有多高的语文素养。
语文地位渐高,中考、高考也在改革,以后语文的比重进一步增大。今后的学校教育更侧重于实际应用了,更符合当今的国情了。
另外高考文、理分科也会逐渐消失,以后的学习量越来越大,孩子在中学还不能打下坚实基础,重视语文素养的积累和提高,我真不知道进入高中后,学习内容大大增加的情况下孩子们如何对待那么多知识的狂轰乱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