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的冲突与重建》是一本很经典的社科丛书,作者为塞廖尔·亨廷顿。
南宫闲暇之余拜读了先生的大作,提一提自己的看法,如有不妥还望指正。
在南宫看来,先生在这本书里谈到了一个非常值得我们去深深思考的话题---不同的文明在不断的激烈碰撞之中产生了许许多多的矛盾,而身处其中的大国文明将在硝烟弥漫之后来一统自己文明体系,共同来发掘出一种能被多数人所接受的“普世文明”。
但回过头仔细想想,似乎这里面存在着太多问题值得人们去深究。首先,各系文明何故断层消亡、新系文明如何快速崛起、中华文明经久不衰的渊源几何以及在文明的碰撞冲突后的所谓“普世文明”何去何从?我想,这或许只是其中相对较大的问题,而那些小问题更是不胜枚举;
其次,作者在书中提到分别谈到了中国文明、印度文明、西方文明、日本文明、伊斯兰文明、东正教文明和“非洲文明”。
这些文明都有着属于自己的一个文明体系,同时也是世人相对认可的世界主要文明。我们在看到这些文明的同时,要尽可能的把我们的视角放得长远一点、把原有的逻辑体系和思维方式适当的改善一些,才能更好的去感受各种文明所存在的价值意义、才能更好的去理解人们对于自我文明的认同究竟起于何处。
很多时候,我们总爱在表面的快餐娱乐或者新闻来汲取自己所谓的“营养”,说到底文明的进步使得我们原来越接近于残障人士罢了!当然,我们也喜于在极其浅显的基础之上去谈论着自己所看到、听到、想到的东西,却少了几许思考和真实。与其如此,何不如用心去看看一些书呢,它所能给予你的或许比它们更有存在的价值;
第三,作者在书里一直在表达着一种让人难以接受或者说比较自我的观点---西方文明在作者眼中虽然有着缺陷但总体不错,但其他文明在作者那儿便是有着斩不断理还乱的问题,简化一下也就是其他文明没有他的文明好,有点过于自我化了。
所以,希望有人看到笔者的这段话后能认真想一想,毕竟你得心里有一把自己的秤,一个自己的天平。
我们所看到的是让自我去了解这些东西,而不是看到什么就是什么,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丰富自我,提升自己的修养、学识;
第四,笔者在看书的时候喜欢在书上留下点东西。譬如对某一句话的理解或者说对作者精辟见解的赞赏,为此笔者的书常常留下了几许笔墨稠丝。笔者书法尚欠火候,也就不在此展示了;
第五,南宫在看书的时候喜欢在书中圈点一些自己并不知晓的东西。在几经查阅之后用一个小本本记录下来。我想,这或许也是一种好习惯。
现摘抄部分与此:
A.基马尔主义:也叫凯末尔主义,是土耳其人所提出的一种想要缔造现代,世俗,民主的国度幻想
B.文明的冲突是对世界和平的最大威胁,建立在文明之上的国际秩序是防止世界大战的最可靠的保障
C.乌托邦主义:即空想社会主义,主张废除私有制,消除阶级差别,共同劳动,平等分配产品,建立社会平等
D.文明是所有史话中最长的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