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ART 1 |
前几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4月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限价城市价格严控下的新房涨幅,实在没有多大参考价值。
我们还是直接看二手房,4月,杭州二手价格环比上月涨了1%,看上去并不出众,而同比2020年同期数据,上涨幅度则达到8.7%,仅次于北、上、广、深及意外暴涨的银川。
要知道按统计局数据2020年杭州二手房显性涨幅才6.9%,但是你看看去年热点板块,江河汇从7万涨到10万,滨江沿江8万-10万+,钱江、望江新城10万-16万,奥体6万-8万+,未科从4万-6万,基数已经不小,真经不起这么涨。
而最恐怖的是,目前的北上广深对于二手房的新政已经不断加码,涨得最凶,调控最严历的深圳2月份出台二手限价新政后,结束了连续22个月环比上涨的趋势.
再配合一系列历史上最严的管控调控政策的落地,深圳楼市寒意渐露,供给侧、需求侧、资金侧等各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深圳楼市的底层逻辑已经变了。
除此外,北京学区划片,上海教改新政、二手房指导价,宁波学区房交易参考价,各种组合拳,拳拳到肉,弱化学区房的属性、遏制学区房的热度,加上二手房阻断资金来源,楼市退烧肉眼可见。
持续高烧不退的杭州楼市,再去猜测下一个限售5年的板块和楼盘是哪个已经毫无意义。最高已经冲到18.4万/㎡的老破小学区房,已经让我们困惑到底是二手房价绑架了学区,还是学区绑架了二手房?
上次杭州限制二手过高挂牌价新政补丁,对于惜售、做阴阳合同的擦边球,显然是低估了买卖双方的聪明才智,效果甚微。
针对捆绑了教育属性的学区房和新房摇号潮根源二手房倒挂出狠招,划大片区、二手房参考价都是可以现学现用的大杀招,现学现用,刻不容缓。
| PART 2 |
任泽平曾说过“供需的错配、以及美元流动性的泛滥,是这一次大宗商品价格猛烈上涨的重要原因。
但是这一轮大宗商品价格高点临近了,未来5年要买的硬通货是这三种:第一,人口流入的都市圈的房子,土地;第二,供给稀缺的贵金属;第三,大赛道的龙头公司。
你会说杭州这几年的人口增长始终保持全国首位或第一集团,7普在6普基础上10年平均每年涨幅32万+,夺得全国增幅首位,由此城市人口红利足以支撑房价涨幅。
但是不要忽略一个问题,杭州房价的天花已经触碰到了城市能级更高的上海、北京,新房300万已经基本退出主城区,200万线几乎已经退到中环以外。
主城区二手房已经基本找不到5万以下次新房,而无论是经济体量,一二三产匹配度,产业偏科程度,工薪收入水平,消费水平等各方面,杭州还是与一线城市有不小的差距。
价格全面看齐的同时,这一轮涨价会不会像一线城市一样出现逃离北上广的逆流,购房和控价政策至关重要。
开放的杭州在开放的同时,给予真正想留在杭州的新杭州人机会的同时,给予户籍人口老龄化的城市一个长期对冲的机会和养老的机会。
参照苏州的开放三套房以房养老持续缓释城市红利,增加社保2年甚至5年,限制外来投机者的方法,甚至提高开盘数量至3万㎡,打击伪摇号中签低现象,不失为好的政策。
| PART 3 |
最近因审核不谨慎,房企开发贷款用于支付土地款,个人经营贷、信用贷、消费贷等挪用于购房,等多项违规操作,建设银行和杭州银行分别被中国银保监会浙江监管局开出245、250万的大额罚单,信贷控制,截断楼市热、加杠杆的资金来源指向明显。
而银行新的LPR贷款利率上浮,甚嚣尘上的房产税即将试点的“狼来了”,也让市场更加混沌,撩拨已经紧绷的神经。
再加上5年限售(7-8年可交易)的经济账,5.6%的高房贷利率,七七八八的契税、物业费、物业维修基金,还要看8年后楼市眼色。
不说同期解禁蜂拥而上的二手房,时间、机会成本全部锁定,是否能跑赢已经8年牛市的房产周期,打一个问号先。
| PART 4 |
有数据显示,每个中国人,平均一生会搬10-12次家。
有的人,从乡村留守的家搬到城市;有的人,从城市搬回老家;有些人,从操心半辈子的家搬到另一个城市;有些人,搬进努力打拼得来的新家;有些人,搬进可以让自己幸福的“大house”……决不能让每套房子都一样的煎熬和纠结。
杭州市场利益驱动的喧嚣和嘈杂已经盖过房子居住本身,就像前几天一篇外立面材质的选题,引来部分敏感的房价利益捍卫者的攻击和偏颇的言语;而一篇延迟交付项目的品质瑕疵推文,则引来自住者赞而投资者恶语相向的截然不同态度。
百万刚需、千万豪宅,到开盘或许还没有样板房和户型图,甚至不去售楼部盲选的不理性,利益驱动,红利至上,已经盖过产品品质的重要性。
自由市场就像美国疫情一样泛滥不可控,但是收发自如的管控结合才是艺术,稳步、分流、既得利益和房住兼容、降温度、增理性,相信中央的“房住不炒”和杭州疫情防控都能做的如此之好的执行力,控热度决心应该不会放纵。
等风来,明天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