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末,超哥由于种种原因决定回家复习,这也就意味着我失去了我的研友--在最后的日子里。当时的心情还是很郁闷的,有过不高兴,但转眼一想我不能因为自己的私欲耽误别人复习,我自己倒无所谓,但是对于他,考同济一直以来是他的目标,我不能成为他的阻碍,我在心里默默对自己说。还记得大四时参加西安市全国大学生城墙马拉松时,往返的过程中我们彼此搀扶,我跑慢了超哥会在前面等着我,他跑的累了我会在语言上激励他,就这么一直跑到冲刺阶段。因为是男女分开冲刺,于是我们分开各自跑完自己的路。我仿佛可以预见似的,跑完的那一天晚上,给他发了一条短信:超哥,突然觉得明年的考研也如同今天的马拉松,我们可以在起点一起开始,我们可以在言语中相互鼓励,我们可以在过程中彼此搀扶,但最后的冲刺只能各自为了自己的梦想努力奔跑,那一程的风雨,那一程的血泪,那一程的辛酸,只有自己可以体味。
不得不说,他走了我确实不想一个人出去看书了,不知是因为不习惯,还是因为懒惰...于是我为自己找了个借口:天太冷,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临近考试,不要感冒。
于是, 在接下来的一个多月里,我一直在宿舍里复习,早上七点一起床,洗漱完毕后就去楼下打水、买早餐,然后回宿舍看书,一直看到11:30,接着出去吃午饭;吃完午饭回到宿舍再翻翻图册,等到中午校园广播结束后就开始午休,我一般会赶在14:00之前醒来,因为考试时英语会在那个点考,我想要使自己在那个时间段保持精神的高度集中。到17:30,我一般会出去吃晚饭,偶尔会去买一些水果给自己补充点维C,好像默认了似得,总觉得长时间坐着外加晚睡,瓜果总是不二之选。
晚上的学习效率总是没有白天那么高,可能是太长时间看书,脑袋有点不灵光了。这个时候总归是不能休息的,因为看着其他人都在学习,哗哗的翻书声,灼灼的灯光,隐约传来的诵读声都足以让人神经紧绷。每每这时,我总会选一些不那么晦涩的学科看,比如政治有一本《形势与政策》,里面讲大国关系,讲国际上每一天发生的事件,讲述不同于新闻联播上几个字的概括,丰富的辞藻也让事件本身更具有故事性,很容易进入那个场景,像读故事一样吸引着我这种对国家大事丝毫不感冒的家伙。考研的“可怕之处”也在于此。白炽灯将我们照的通透,一丝一毫的懈怠都暴露无遗,像探照灯。而我就像被那灯光炙烤着,一举一动都必须和考研有关。
记得有几个早晨,起的早,快到九点时就已经困到不行,完全没办法看书,可是就是不愿去睡,于是就撑着。我努力的翻动书页,弄出很大的声音,到现在我已分不清此举到底是为了吵醒自己还是在向旁人宣告:我没睡,我不困,我还能撑下去。一整个早上,半睡半醒着,昏昏沉沉的挨到了中午,挨到了终于不困。在室友准备出去吃午饭时【用自己多么努力的学习了一早上的语气和神情】说:终于可以吃饭了,都饿一早上了。此时一室友关切的问:我看你今早状态不好,是不是起早了困得很?努力伪装的一切顷刻间化为乌有,只有心底的丝丝羞愧与不安,放佛被人一眼直至内心,小丑般的把戏。
考研期间诸如这般的“表演”每天都会上演,累了不能说累,困了不敢喊困,像一个斗士一样,哪怕装也要装的像一个斗士。甚至感觉说出不想考了,想要放弃都是一种耻辱。不知道别人怎么想,我总有这种感觉。
其实一个人做什么事,个人的感受都是内心真实的反映,世间总有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但首先要明白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反省自己这么多次的“表演”,不管是出于虚荣心还是好胜心,要明白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要认清自己现阶段的状态,及时反馈给内心,然后去判断,去纾解,然后重新出发。承认不想考研了没有错,承认太困了看不进去书没有错,承认自己已经放弃转而寻求它路也没有错,这仅仅是个人依靠自己现阶段的状态而做出的抉择而已,没错!
有一个朋友在九月份时已经放弃考研,理由很简单,TA觉得肯定考不上了。但当时的我很惊讶,不明白为什么,现在想来真是觉得自己很可笑。TA还告诉我,TA决定不考了的时候,和TA同宿舍的几个同学也立刻放弃了,然后很开心的去找工作了。相比于我,TA更像斗士。
树欲静而风不止,从心有时候不一定是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