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自我,接纳自我

2020年12月1日  星期四    晴

现代社会,我们这一代比父母那代多了许多自由的选择,而儿女这一代选项更多,更自由。他们有了选择职业的高度自由,也因此有了失业的巨大风险;他们有了受教育的高度自由,也因此有了考试可能不及格、完不成学业的巨大风险。自由,增添了许多选项,拥有了无限的可能性,可惜坏处也不少,特别是无限竞争带给他们很多焦虑。

他们在知识储备的过程中,会形成一种恶性竞争,即教育“军备竞赛”模式,大家拼学历、拼技能,无所不用其极。中国的年轻人的竞争激烈的程度我们真的难以想象,上大学、读研、读博,国内读完、国外读,拿了第一学位、拿第二学位,拿了学位、还想拿各种各样的证书。我们家长也要求孩子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从小就参加各种兴趣班等等。

教育的这种“军备竞赛”模式,即无限的恶性竞争,后果是什么?所有人都疲惫不堪。你的孩子10点睡,我的孩子11点睡,他的孩子12点睡。你上两个补习班,他上四个补习班。教育很大程度上,拼的是父母的财力,只要有钱,多报几个补习班,孩子就会更有前途。而且现在这些孩子真的很拼,非常刻苦,从早到晚刷题,除了吃饭、睡觉都在学习。然而,长久地这样熬下去拖垮的不仅仅是身体,心理迟早也会崩溃的。

本来非常和谐的家庭关系,因为家长要逼孩子学这个、学那个,要求孩子成绩数一数二,就会导致家庭关系鸡飞狗跳。其实,这种恶性竞争最大的伤害是孩子本身。弗洛伊德讲:庞大的超我结构,使得每个人在竞争中最后的心灵,处于一个全面压抑的状态。青少年抑郁症、焦虑症很普遍,自杀的低龄化趋势非常严重,每5位中学生就有1位曾经考虑过自杀。一个孩子,怀着对世界的无限憧憬长大,结果,我们大人要的只是他的成绩和分数,并不关心他的身体和心理的承受能力,你叫他如何不绝望?

人生是否真的是——爬得越高越好,跑得越快越好,得到的越多越好?我很怀疑这一点。我觉得人生最重要的是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一个人需要认清自己,需要明白自己真正喜欢什么,然后人生有一个清晰的人生目标,就会快乐地朝着这个方向前进,生命就会充满了朝气和活力。而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即使钱挣得再多、官做得再大,他可能每天都会觉得自己在穿一双不适合自己脚的鞋,觉得活得很累。

是啊!根本不是从自己的兴趣、性格、特点出发去选择专业、去找工作,而是学自己不喜欢的专业、干自己不喜欢的工作,你叫他如何不累呢?

更可怕的是现在的社会充斥了成功学,却没有“失败学”。失败是成功之母,但成功不一定是失败的儿子,不是说失败了就一定会成功。社会、老师,家长不停地引导孩子“有志者事竟成”,但其实,成功有实力、运气、关系、出身、情商等多重因素,不是空有一腔热血,就能成功。成就居里夫人的不就是几千次的失败吗?

失败其实是认识自我的一条必经之路,因为失败,让我们知道自己能力有限,不是无所不能的。失败是路上的灯,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提醒我们该拐弯的时候拐弯,而不是一条路走到黑。但是我们的教育鄙视放弃、鄙视失败,提倡一心一意、坚持不变。你说你方向都错了,为什么一定要坚定不移?都走到死胡同了,为什么要决不放弃?很多时候,放弃是一种止损机制,是一种变通和豁达。

一个社会哪有那么多成功人士?那么多马云、那么多朗朗、那么多姚明?天才都是凤毛麟角的,我们大部分人就是普通人,我们的孩子毋庸置疑成长为普通人的概率大得多。要知道一个班里还是只有一个第一啊!整个北京,清华北大的录取率是千分之五左右,你凭什么认为自己的孩子是抓到彩票的那一个?从概率学的角度而言,这不科学啊!绝大多数的孩子不过是普通人而已,为什么要给孩子过高的期望和过大的压力?

我的女儿说自己不够优秀,感觉压力很大、很焦虑,我说:你原本就不是天才,就是普通人,当然不会是特别优秀,这又有什么关系呢?大部分人可能天赋都很普通,但是兴趣爱好个性各不相同,都有自己的独特性,不要和别人比,大家各美其美就好。你虽然不是天才,但如果在自己的一缕小小的天地里过着怡然自得的生活,享受学习过程的快乐,而不把学习当成是一种沉重的负担,这就够了,这就是成功。认识自我的缺陷、接纳自我的不完美、承认自己的普通和平凡,这是我们一辈子需要努力做到的地方。

现在的孩子处于强大的竞争压力下真的不堪重负。我们做家长的在这个时候,不是跟学校一样给孩子更大的压力,而是帮助他释放压力、减少压力,让孩子在温馨的家里可以松一口气。家长只要自己不焦虑,不对孩子抱过高的期望,孩子才能身心健康。健康成长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我们不能用牺牲孩子健康的方式来收获成绩和分数,这样本末倒置只会得不偿失。

只有家长自己不焦虑,孩子才会拥有有一个轻松、愉悦、宽松的家庭环境,这样孩子才能轻装上阵。作为一个母亲要有清醒的认识,我们的孩子原本就是普通人,普通有什么不好?只要孩子身心健康,只要我们不要去扼杀他的天性,让他没有一丝一毫喘息的机会,这样我们自己也会重新获得了做母亲的自由。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