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sāng | sàng),什么时候读一声,什么时候读四声? 比如:
沮丧、奔丧、丧事、懊丧、丧失、沦丧、丧钟、吊丧、服丧、垂头丧气、灰心丧气、如丧考妣、丧门星、丧失殆尽、玩物丧志、闻风丧胆……
其中的奥秘,让我们去一探究竟吧!
喪 ,《说文》讲:从哭从亾。 上面是哭,下面是亾(wáng 上古时的“亡”字),这个丧字,曾经写成这样:
哦,明白了!为死去的人而哭,就是丧嘛!这样理解sāng倒没错,但sàng呢?先看亡字。
亡,本义并不是死,而是逃走了。《说文》讲:“亾,逃也”。看这个亾字,还真像一个人脚底抹油开溜的样子,一不留神,这人就一溜烟跑了!亡,后来又引申为:没有、失去。
比如说:忘、忙、盲和妄。
本来记在心上,后来不记得了,就是:忘;心顾左不顾右,照顾不过来了,就是忙了。盲,很好理解,没有了目(眼睛)。妄,《说文》解释为乱,但为什么没有女人就乱了呢?没找到相关的解释。要是妈妈不在家几天,家里肯定是变得很乱,莫非就是这么来的?在这些字里的亡,都没有死的意思。中庸曰: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 也说明死对生,亡对存。 死和亡联系到一起,据说是后人因为避讳死而说亡。如今,亲朋过世,人们也常常不说某某死了,而是说某某不在了,某某走了。就这样,死成为了亡的引申义。
对应亡的两层意思,丧的两种读音,如果表示失去,那么读:sàng。比如:玩物丧志、闻风丧胆。如果表示死,读:sāng。比如:奔丧、丧事。
由亾到亡到丧,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在字形的演变中,局部结构变得几乎面目全非并不是简化字独有的本领,由于种种原因,由简变繁,由繁变简,这种现象其实自古有之。
- 欢迎阅读系列文集:《如何提高孩子读写能力》
- 欢迎阅读系列文集:《语文同步说文解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