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小妹妹送的牛轧糖 (๑• . •๑))
今年暑假,台里来了几位95后实习生。不知道是谁开辟的传统,办公室每天会冒出一袋满满的零食。看着她们,总会想起之前在这里学习过的一个孩子。
有年寒假的某一天,我见到一个短发女孩站在总监办公室外面,160左右的个头,背着一个书包。在那之后一连好几天都能见到她,穿着同一件红色薄棉袄,孤零零地站在走廊尽头。她是谁?要干什么?我很纳闷。几天后,看到她随同事采访回来。哦,原来是过来实习的。
在一次闲聊中,她告诉我,她是一名新闻专业的学生,想利用假期来电视台学习,可是家里没有门路,自己就单枪匹马地找了过来。刚找到台里压根就不知道要去找谁,问了一位从身边经过的同事。同事告诉她,实习这事归总监管。正巧那段时间总监出差,就这样,不知情的她一个人傻傻地站在那等,连着好几天。隔壁办公室的领导一直注意着这个孩子,明白原委后,便同意她进来。有天看到她骑着一辆破破的小单车。我问,你家远吗。她说,家里在镇上,每天要踩上四十多分钟的单车来台里。
我把这件事告诉现在的“小徒弟” 。她一听,很激动。姐姐,你知道吗,我也差不多。同样没有背景的小徒弟关注了台里的微信公众号,天天在后台问能否提供实习机会。一位与她素不相识的新媒体部同事放在心上,帮她在我们部门争取到一个。我说,你回学校前,要好好感谢这位恩人。她连连点头,会,我会的。
第一次带她出去采访,回来后,她立马重新誊写了整整两张采访笔记,分类罗列好每条采访点,不确定的信息还上网核实。随后,她发过来自己写的一千来字新闻稿,希望我多多指正,说不怕受打击,还附上一个笑脸。说真的,对于实习生动笔写稿件我还真不抱希望。大多数实习生很乐意跟你出去看世界,但一提起笔就犯怵。看着她写的新闻稿,我是打心底欣赏这个上进的孩子。说到她平时呢,不是那种八面玲珑的人,说话细声细气,打个招呼也是蚊子声。但做事踏实,好学认真,其他同事采访也会点名带上她。
每次和她们聊天,会毫无保留地分享自己在读书和工作上的感受。希望她们能在好好享受大学时光的同时能找到欲望和现实的平衡点,修炼一门技能防身,脚踏实地的过好每一天。
谁都希望一夜之间成为文武双全的女侠,但人要走的路是一辈子,如果能看到一辈子带来的无限希望,就会好好地控制住内心的欲望,解去许多桎梏,直面自己的好与坏、得与失。生活的好与不好全靠自己来定义,收到来自内心的满足感,何尝会奢求外界的肯定呢。
祝福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