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木棉之秋
认识母亲四十年,自以为很了解母亲。可是在母亲去世近三年的时间里,在上千个思念的日子里,脑海中不断闪现有关母亲的回忆,我发现自己才似乎真正懂了母亲。
一 七岁的童养媳
母亲是七岁时做的童养媳。
母亲是个可怜的女孩,在五岁的时候生父去世。那是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外祖母带着他们兄妹三人一路乞讨,从山东逃荒到江苏泗洪的青阳镇。继外祖父是个小生意人,养活不了这一大家。在别人的介绍下,七岁的母亲做了我奶奶家的童养媳。
我奶奶年轻时守寡,独自带着两个年幼的儿子撑起一户人家。她个性刚强泼辣,有着那个年代婆婆的强势和厉害。
做了童养媳的母亲,总算有了一口饭吃,但是并不能吃饱。奶奶给母亲的碗是豁了半边的,根本盛不了多点饭,而且基本都是菜糊糊之类。七岁的母亲只几口就喝完了,但不能自己去锅里盛,只能眼巴巴地望着我奶奶,怯怯地喊一声“妈妈”,奶奶有时会示意她再盛一次,有时就装着没听见,那七岁的母亲就只好作罢。
饭吃不饱,但活做得却不少。七岁的母亲最怕做的活就是推磨。当时的她又瘦又小,身高刚好比磨杠高一点点。推磨的时候,磨杠就抵在脖子里。有时又累又困,难免打瞌睡,下巴就会磕在磨杠上,又酸又疼。奶奶看到了,不但不心疼,还会打骂,说她偷懒。
苦日子熬了几年,却熬出了亲情。奶奶生病,家里更穷。母亲就跟着村里的老妇人出去要饭,如果要到稠的自己却舍不得吃,要端回家给生病的“妈妈”吃。同去的妇人又气又疼,劝她自己吃掉,她怎么也舍不得。
在我七八岁的时候,听母亲说她小时候的这些事,就像听故事一样,很难想像她当时的艰难。而母亲她也是笑着谈说过去,话里并没有多少哀怨。当时我的奶奶已是个七旬老人,母亲对她非常好,根本看不出她曾受过奶奶那么多的罪。
二 慈爱的母亲
我的印象里,母亲每天有做不完的活。田里农活,家里家务,哪样都离不开母亲。每天不知道她早上什么时候起来,晚上什么时候睡。但是很少听她抱怨喊累,一直都是精精神神,好像有使不完的劲。小时候,感觉母亲无所不能,每天到家,只要看到她忙碌的身影,听到她朗朗的声音,感觉特别踏实温暖。
也许是家里排行老小的原因,我感觉比起哥哥姐姐他们,似乎自己特别受到母亲的疼爱。六七岁时,还记得自己每天晚上吃过晚饭后,从来不是自己爬上床睡觉的,都是趴到母亲怀里,她拍拍哄哄,睡着了再放到床上,然后她再收拾碗筷。如果遇几里外的邻村有放电影的,那再累也带我去看。我往往是去的时候自己走,看着有时就睡着了,回来时不知道怎么回来的。最难忘的就是冬天的夜晚,坐在母亲的怀抱里听故事。外面寒风呼号,我做在母亲的两腿之间,我说那是我温暖的小窝。母亲的故事大多重复,但她每次都讲得绘声绘色,我也听得津津有味。
母亲对我们兄妹的影响很大,她喜欢跟我们交流,也很擅长表达,会跟我们讲些道理。母亲教导我们要善待老人,她说“少年莫笑白头翁,花开能有几时红”。记得小时候,村里有孤寡老人和没有亲人的“四类分子”老人,母亲总是嘱咐我们放学了去给他们提提水什么的。而且换季的时候,叫我们去帮老人把被褥拆了,拿回家给她洗。这个习惯一直到我大嫂过门,母亲也让大嫂帮着做。当我们在田里,看着大片的农活犯愁的时候,母亲会说“眼是孬种,手是好汉”。在她的带领下,再多的活也能干完。当我们遇到困难想退缩的时候,母亲就会鼓励说“中不中,一猛冲”,她的鼓励就给了我们无尽的力量。
母亲自己不识字,对我们的读书却是特别上心。别人家的父母都是放学后支使孩子做这做那,而母亲总是让我们先做作业,然后再帮她做事。有个亲戚来我家,很是看不惯,说我母亲“女孩子还不让她做事,读书有什么用”,母亲只是笑笑。我读初一的时候,语文老师要求买一本《现代汉语词典》,回家跟母亲说,她就用板车拉了袋黄豆到街上去卖。卖得的钱,买了词典后,所剩无几。
前段时间,很多人写文章表达“富养女儿”的观点。我想,母亲对我的爱,她对生活的热爱与坚忍,她的勤劳和善良,在我心里播下的向上向善的种子,就是穷苦的母亲对我的富养吧。
三 受媳妇敬重的婆婆
母亲四十来岁就做了婆婆,她只比我的大嫂大十九岁,后来母亲又接连带了两房媳妇。
自古婆媳矛盾多,特别是在农村。农村妇人们一起家长里短的,常常因为一点事或者人们之间传话而导致婆媳口角甚至打骂以致闹得鸡飞狗跳的。
但我们家从来没有这样的情况发生,我的三个嫂嫂都很敬重母亲。我想,一方面是因为母亲疼心重,另一方面是母亲从不像其他妇人那样在儿子或外人面前说媳妇的坏话。
母亲也很受村人的敬重。记得以前,农村常有夫妻之间、婆媳之间闹矛盾、吵闹打骂现象,一般家人都会来请母亲去劝和。母亲不知道为什么好像有特殊的本领,只要她去,基本上都能有很好的效果。我想也许是因为母亲说话很让人听来心里亮堂,所以很是信服吧。
母亲虽然不识字,却做过几年村妇女主任。做农村“干部”,处处要带头:田间劳动、计划生育等等。母亲天生处处要强,宁可自己吃亏受屈,也绝不让人说三道四。那些年,她像个铁人一样,田里、家里、最艰难的计生工作,她忙得井然有条。我现在想来,心里不仅是佩服,更有心疼。
贫苦出身的母亲,却不知怎么的自带一种强大的气场。不管遇什么样的人、怎样的场合、,她能不卑不亢、淡定自若。她到乡里开会,没有发言稿(根本不认识字),却讲得条理清晰,头头是道。后来有一个干部问我在乡中学教书的大哥说:“你母亲是老高中文化吧?发言真厉害呢。”
四 虔诚的基督徒
那一年,三嫂得了一场奇怪的病,在别人的劝说指点下,母亲皈依了基督教。
她是我见到的最虔诚的信徒。母亲本来只会写自己的名字“吴保兰”三个字,但凭着热情和努力,硬是把一本厚厚的《圣经》给认读下来,然后反复读看几遍。这在所有人看来,简直就是不可思议的奇迹。我们知道母亲的聪慧,我小时候曾经想过要教她认字,但终因她的忙碌和我的没耐心告终。没想到年逾花甲的母亲靠自己的努力终于可以看书了。我们兄妹和我们的孩子们都感慨,如果有母亲这样的学习劲头,什么学校考不上呢?
母亲虽然老了,但似乎更忙了。她除了家务,把很多时间和精力献给了教堂,献给了那些生病的信徒。母亲经常被人请去“做功”,给生病的信徒唱诗和祈祷。曾经无知的我很是质疑,但她每次的出现,似乎对那些人就是一副良药,让我不得不信服。
2013年春,我流产后处理不善,一天在家里突发大出血。当时血像爆管的自来水一样从我的身体里汩汩流淌,从五楼家里的卫生间,一直到楼底,在去医院的路上就休克了。但在到医院门口时,却突然止住了。
后来我女儿说,母亲当时就跪在客厅的地上,不停地哭着为我祷告,一直祷告。后来哥哥从医院打电话回家,告诉她平安,她才从地上起来,用拖把一层一层擦楼梯上的血,边擦边流泪。后来不过几个月,母亲就离世了,我心里一直以为与那次我给她的巨大惊吓有关。并且,我一直心里认为母亲在祈祷的时候,肯定是向上帝祈求用她的生命来换我的生命。因为她的虔诚,上帝就应允了她。
母亲的一生,都在奉献。为了这个家,为了她的亲人,为了她认为需要帮助的人,无怨无悔。
母亲走后,每次听满文军的《懂你》,我都会泪流满面。
我终于读懂了你,在你离开以后,我的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