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个人同时拥有这些特点:相貌堂堂、忠心不二、智勇双全、通晓音乐、宽宏大度、识人荐人,那他能是谁呢?除了周瑜,笔者暂时想不到其他人。
一、追随孙策
周瑜,字公瑾,生于安徽舒县,修长健壮,相貌俊美,父亲周异是洛阳县令。当初董卓乱汉,孙坚起义兵征讨,将家眷迁至舒地。孙坚的儿子孙策与周瑜同岁,独与周瑜相交甚好。周瑜把路南面的大宅给孙策居住,升堂拜母,情同手足。周瑜的叔叔周尚是丹阳太守,周瑜前往探亲,恰遇孙策将要东渡长江。到达厉阳后,孙策派人给周瑜送信告知,周瑜带兵前来迎接。见到周瑜后,孙策大喜:“我得到公瑾你,大事可成!”于是周瑜跟随孙策攻打横江等地,悉数攻克。随后他们又渡江进攻秣陵,大破刘繇的部下笮融、薛礼。孙策乘胜进入曲阿,刘繇逃走。至此,孙策的兵马已达数万之众。孙策对周瑜说:“我用这支军队进攻吴、会两郡,平定山越,已经够用,公瑾你回军镇守丹阳吧。”周瑜回丹阳。
不久后,袁术派自己的堂弟袁胤代替周尚为丹阳太守,于是周瑜和周尚一起回到寿春。袁术想任周瑜为将,周瑜认为袁术最终将无所作为,所以向袁术请求,让自己只担任居巢的县长。周瑜这样做,是打算借机回到江东。袁术同意了周瑜的请求,周瑜顺利经居巢回到吴郡。孙策亲自迎接周瑜,任他为建威中郎将,当即给周瑜兵二千,马匹五十。这一年,是建安三年。
二、喜纳小乔
那时周瑜二十四岁,吴郡的人都称他为 “周郎”。“郎”在古时有“美男子”的意思,可见周瑜的出众相貌在当时是被公认的。因周瑜的恩信名震庐江,孙策便派他外出,守备牛渚,后来又兼春谷县的县长。不久,孙策想要攻取荆州,任周瑜为中护军,兼江夏太守。周瑜随孙策进攻皖城,顺利攻克,得到当地名门乔公的两个国色天香的女儿——大乔和小乔。孙策娶大乔,周瑜娶小乔。据传,孙策得意地和周瑜开玩笑说:“大乔小乔天姿国色,能嫁给我们两兄弟,也该心满意足了。”杜牧的诗句“铜雀春深锁二乔”即指这里的大乔和小乔。孙策继续进军寻阳,打败刘勋,征讨江夏,平定豫章、庐陵,留周瑜镇守巴丘。
三、辅助孙权
建安五年,孙策因杀吴郡太守许贡,在外出打猎时被许贡的三名门客刺杀复仇。临终前,孙策召集张昭、孙权等人,确定立孙权为继承人,并确立了张昭、周瑜的辅助体系。周瑜带兵赴丧,后留在吴郡,与张昭一起辅佐孙权。
当初周瑜被孙策以好友相待,孙策的母亲又让孙权以兄长之礼待周瑜。那时孙权只是个将军,其他将军和宾客只对他行一般的礼节,只有周瑜最先对他表示尊敬,行臣子礼节。
建安十一年,周瑜率孙瑜等人征讨麻、保二屯,斩其首领,俘获一万多人,还军驻守官亭。刘表的部将江夏太守黄祖派将邓龙带几千人进入柴桑,周瑜追击,将邓龙活捉后送回吴郡。
四、精通音律
周瑜年少时便精于音乐,即使酒过三巡,弹奏者有弹错的地方,他也能听出来,接着会回头一望。对此,当时有人编出歌谣:“曲有误,周郎顾。”
五、包容程普
程普先后跟随孙坚、孙策、孙权四处征战,是孙家三代元勋之一。因自己年长之故,程普多次侮辱周瑜,周瑜却始终不与程普计较。程普后来愈加敬佩周瑜,向人说:“与周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可见周瑜气量宏大,其被诸葛亮气死的情节并不属实。
六、举荐鲁肃
鲁肃原计划去投奔刘子扬,周瑜劝鲁肃:“过去马援和光武帝说,‘当今之世,非但君择臣,臣亦择君。’我的主人亲贤贵士,收纳奇才异人。我听到先哲的密论,继承天命代替刘氏的人将在东南方,推算事势,正和他的命相,这正是壮士们尽情驰骋、发挥才能的年代。我正在这里受到重用,您不用考虑刘子扬了。”之后,周瑜找到孙权,说鲁肃的才能可辅佐时政,孙权应当广纳鲁肃这类人才来成就霸业。孙权召见鲁肃,与他交谈后,非常欣喜。周瑜病危之际,写信给孙权,推荐鲁肃代替自己。孙权采纳了周瑜的建议,任命鲁肃为奋武校尉,接替周瑜统领部队。鲁肃促成了孙刘联盟,为赤壁之战打下了外交基础。
七、举荐甘宁
甘宁作为东吴的头部猛将之一,留下了“百骑劫魏营”的传奇故事(虽未必属实)。最初,甘宁靠着自己的力大仗义,成为当地的土匪首领。后来幡然醒悟,结束了土匪生涯,去依附刘表。因不被刘表重用,甘宁转到黄祖处,也不被重用。甘宁再转至吴,周瑜、吕蒙一起向孙权推荐,甘宁才正式被孙权重用,成为东吴有勇有谋的核心大将。初被任用,甘宁便献策西征,擒获刘表的大将黄祖,江夏的重要屏障被击破。
孙权对甘宁的评价:“孟德有张辽,孤有甘兴霸,足相敌也。”这里可以看出,孙权对甘宁的认可度是极高的。
八、陈曹四弊
建安十三年春,孙权征讨江夏,周瑜为前部大都督。九月,曹操攻入荆州,刘表的接班人刘琮率众投降。曹操获得刘琮的军队,水军、步兵数十万。东吴将士们听到这一消息,非常惊恐。
孙权召集大臣们协商对策,大家都认为曹操乃豺狼虎豹,挟天子以令诸侯,如要抗拒,事情恐怕不顺。外加曹操已占据荆州,新获刘表的水军,水陆两军一起进发,实力强劲,不如投降。周瑜驳斥道:“不是这样的。曹操虽名为汉相,实为汉贼。将军您以神明威武的雄才,又有父兄的基业,割据江东,占地数千里,兵精粮足,正是横行天下,为汉除贼的时候。何况如今曹操亲自来送死,怎能投降于他?请让我为将军您分析一下:首先,即使北方已经安定,曹操无后顾之忧,当然能够与我们争夺土地,但能够在水战上跟我们争胜负吗?其二,如今北方未安,马超、韩遂为其后患。其三,曹操舍弃骑兵优势,依靠缴获的战船与我水上争雄,这不是中原人所擅长的。其四,现在正值严寒,军马缺乏草料,中原的士兵远道而来南方,水土不服,必生疾病。以上四点,都是用兵大忌,曹操却全然不顾,逆行而上。将军想要擒获曹操,现在正是最好时机。我请求率兵三万,进驻夏口,保证击败曹操。”孙权听后说:“曹操老贼想要废汉自立很久了,只是顾忌袁绍、袁术、吕布、刘表与我而已。如今其他几方都已覆灭,只有我一人尚存,我与老贼势不两立。你说应当攻打曹操,甚合我意,这是老天将你送给我啊!”
九、赤壁之战
当时刘备被曹操打败,想要往南渡过长江,和鲁肃在当阳相遇,共商抗曹大计。刘备随后进驻夏口,派诸葛亮向孙权求救联合。孙权派周瑜及程普等人与刘备一起对抗曹操,在赤壁相遇。当时曹操的兵将很多已染病,刚一交战,曹操便败,退兵到长江北岸。周瑜率军在长江南岸驻扎。老将黄盖说:“如今敌众我寡,难以持久相抗,然而我看曹军的战船首尾相连,可用火攻。”于是周瑜调了几十艘大船,船内装满柴草,再将膏油灌入,用帷幕裹起来,插上牙旗。周瑜让黄盖先写信给曹操,佯装投降,再准备几艘轻快小船,系在大船后面,依次向前行驶。曹营中将士们伸长了脖子观望,指着船队说黄盖来降。黄盖解开小船,同时将大船点着。那时大风正盛,大火从船上绵延到岸上的军营。顷刻间,樯橹灰飞烟灭。人马被烧死、淹死的不计其数,曹军败退至南郡,刘备与周瑜合力追击。曹操留下曹仁等镇守江陵,自己退回了北方。此处,《三国演义》将火攻之计归于诸葛亮,其实是出于黄盖。
十、勇退曹仁
周瑜和程普率军挺进南郡,与曹仁隔江相对。还未交战,周瑜派大将甘宁前去占据了夷陵。曹仁分兵去围攻甘宁,甘宁向周瑜告急。周瑜用吕蒙之计,留下大将凌统守在后方,亲自率兵和吕蒙一同救援甘宁。甘宁之围已解,周瑜屯兵北岸,约定时间与曹仁决战。
周瑜亲自骑马在阵前指挥,被乱箭射中右胸,伤势较重,只能退还。曹仁听说周瑜卧床不起,便率兵出战。周瑜强行起身,带伤视察军营,激励将士,曹仁只好退军。
十一、谏制刘备
孙权任周瑜为偏将军,兼南郡太守,以下隽、汉昌、刘阳、州陵为他的封地,屯据江陵。刘备以左将军的身份兼荆州牧,驻地公安。刘备前往京口见孙权,周瑜上书说:“刘备有枭雄的英姿,还有关羽、张飞这样的熊虎之将,必非久居人下。依我的愚见,现在最好将刘备迁到吴郡,为他修筑豪华宫室,多送些美女及玩物,来满足他的耳目之欲,再把关羽、张飞分别安置在不同的地方,派遣我这样的人去挟制他们,让他们与我一同作战,大事可成。如今割让土地给他,让他们三人聚在一起,安放在疆场,恐怕是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孙权考虑到曹操在北方实力雄厚,自己现在应当广招英雄为重,同时还担心刘备一时无法制服,所以未能采纳周瑜的提议。
十二、病逝巴丘
那时刘璋是益州牧,还有张鲁为寇来侵犯,周瑜到京口见孙权说:“现在曹操刚遇挫折,正担心内部之乱,无法与将军您发生战事。我请求与奋威将军孙瑜一同进取蜀地,得到蜀地后吞并张鲁,然后留孙瑜将军在那里固守,以便和马超结援相应。之后我回来与您一起据地襄阳,进攻曹操,这样就有望攻下北方了。”孙权同意。周瑜回到江陵,准备行装,路过巴丘时病逝,年仅三十六岁。孙权身穿素服哀悼,感动左右部下。周瑜的灵柩运至吴郡时,孙权到芜湖迎接。举办丧事的所有费用,全部供应。之后还下令:“已故将军周瑜、程普的私兵、门客,不得追究干涉。”
作为东吴的首席大都督,周瑜意气风发、豪情万丈,誓要吞蜀并魏。然而天妒英才,新星陨落,戛然而止,可歌可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