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儿子煲电话,商谈读博的问题。他说导师找他聊了,问他有没有读博的打算。我问他怎么回导师的,他说没有拒绝,也没有同意。因为他需要好好思考一下。
读博原本没在他的计划中,虽说不是强烈排斥,但也没有纳入刚需范畴。他觉得读博的时间太长了,他说青春那么短,还有好多事等着他去做呢。读研时跟他说起过这个话题,我也是持一贯的态度:不干涉孩子的想法和选择,以他自己的考量为主。虽然也会说些自己的看法,但仅供参考,绝不强求。
我问娃他现在的想法是什么。娃说他认真的思考了一下,觉得还是可以读。然后给我逐一分析,说自己的优势,说读博的后的前景,以及自己在此过程中的所要完成的一切……我突然觉得,娃已不是当年的娃,读研一年,变得更成熟而理智了。看得清自己,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样的人生并懂得为之努力。
对着慢慢长大成熟的儿子,欣慰之余,我说,无论你做出什么决定,我都支持你。想好的事,就去做吧。
娃其实从小就独立,是个很有主见的孩子。这可能跟我们家的环境有关。娃从生下来开始,就是我和先生两人带,没有父母帮忙,也没有请人。在那些忙不过来的日子,娃就自己带自己,自己吃饭自己上学自己写作业……这一切,成就了他的独立,生活独立,思想也独立。对自己和周围的人和事,他都有自己的见解。我们家也比较民主,对娃的想法,基本就是尊重,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但不会强加于他。
记得读高中的时候,他自己兴高采烈地在电话中说,假期完了老师有个数学奥数培训,共五天,他想去参加,作为家长,我们当然是举双手赞成。只是我当时很好奇,从小到大从不参加补习班的人破天荒自告奋勇去报名假期培训。疑惑归疑惑,我还是屁颠屁颠地把钱给他转过去交了。
结果你猜怎么着,五天培训他上到第三天,就急匆匆的给我打电话,说不想读下去了,说不是真正的奥数培训,就是一般的数学补课。讲的东西对他而言,太没有挑战性了,说那些东西,课堂上早讲过了。他决定不读了,要想回来,我当时那个生气呀,只觉得血往脑门冲,一个连五天都坚持不了的人,还能有什么大出息呢?我告诉他,去培训这事是他自己决定的,既然去了,再怎么着也得坚持完,再说了,也就五天的时间,不就还有两天了嘛。孩子说妈妈你莫急嘛,你看老师讲的东西,是我早就会的,我报名的目的主要是想提升一下,学习一些真正有难度的内容,结果不是的,那我待在这儿除了浪费时间,也没有什么其他意义,还不如回来,自己学习些需要的东西。他就是这样,自己觉得有价值的东西回去做,没有意义的事,他会毫不犹豫选择放弃。
当时,我也尊重了他的选择,让他自己提前两天回家来了。诸如此类的事,在他从小到大的人生中,其实很多,他不会在意外人怎么看,不会让别人左右的想法。
孩子是独立的个体,不是大人的附属品,他们不必事事听话,他们需要有自己思想,才能应对复杂的社会和人生,属于他自己人生的事,就让他自己做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