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
因为不平凡才能写出好文章还是因为天天写作才变得不平凡呢?
最近听说我的一个堂姐去了上海当城管,一个月才5000多块钱,我刚好见到我关注的一个写美食公众号的上海美女,写一篇文章要招小时工,我就把她推荐给堂姐,让她看看文章,加她微信,看看有没有可能。
我堂姐看完文章后很是震撼,说这姑娘太厉害了,做菜做的好,写文章还写的这么好,把人的心理分析的这么透彻,我面试肯定不行。咱们从来没写过东西呀!
我说只是让你去做小时工,洗洗菜,打扫她的卫生,又没有让你去写文章。再说了其实写文章并不是那么神秘、困难、高大上的样子,只是咱们从小就没有人告诉过我们,也没有想过要去把生活当中的事儿或者是自己的心情写下来。如果咱们每天也写,写一段时间咱们也能写得不错。
感:
说完这些话我愣住了,其实这几句话我是自己对自己说的。近一年来通过在得到上学习了一些专栏,我当然清楚的知道写作的好处,因此才花了银子加入欢喜的写作群,但是一年下来真的没有写几篇文章,更没有染感让欢喜去点评,甚至这次加入见感思行训练营,同样是为了把自己逼上梁山。
在第一天也的确写了一篇,但自己都觉得自己实在是认知浅薄,思想实在是幼稚,一直没敢拿出来见人,一晃几天过去了,每天都在想着怎样去写,却怕自己写不好,而总去做一些无关紧要的小事来拖延这件事情,今天就是因为无聊才和久不联系的和堂姐联系,才发现自己经过一年得到的学习,依然和他们一样认为写作很难,不是一般普通人可以想写就写的。只有那些聪明绝顶,知识渊博的大作家才能写出好文章。
这到底是因为只要写就不是普通人了,还是因为不是普通人才能写呢?
思:
对于一个不写作的人来说,他看一本书或者一部电影的投入度就没有那么高,因为他不需要记录什么,所以错过了也就错过了。
但是对于一个经常写作的人来说,因为他需要搜集素材,所以他会更认真地去对待每一本书和电影,或者说他会更加认真地生活。因为只有这样,当他面对屏幕的时候,才会有话可说,有文章可写。
所以说写作只是一种手段,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加仔细地体会生活,思考那些容易被我们忽略的细节,逼着我们不断前进,直到有一天发现我们已经成长为理想中的那个样子。
正如我在微信里告诉堂姐的,一些人写的好,正是因为他们早就知道写作的复利惊人,所以他们也这样做了,每天都把生活
身边发生的事儿,或者是自己的感受写出来。慢慢地就越写越能够仔细的观察生活,思考得越深刻,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在外人看来就已然不是普通人了,
行:
那到底写什么呢?怎么写呢?
正如大作家叶圣陶在如何写作中所说,语言的发生本是为着要在人群中表白自我,或者要鸣出内心的感兴,顺着这两个倾向自然会不容自遏的高兴的说。如果既不是表白又无感兴,那就不必鼓动唇舌了,作文与说话本是同一目的,只是所用的工具不同而已。
所以在说话的经验里可以得到写作的启示,写作就是把自己的想法感清楚的,有条理的写下来。
你认为自己的口才好不好呢?你认为把一件事情,有条理的向别人介绍一下很难很难吗?如果你觉得很难就写下来,写不好,重新写,一直写到自己满意为止。这样一段时间,我们的表达的逻辑能力一定能提高。
如果你认为自己的口才还挺好,那更好啦,你只要把你自己想说的东西变成文字就行了。
写作就是这么简单。人往往被自己的认知所局限。从来没有想过自己要去写,而且还能写得很好,更不知道写作有这么大的好处。
长期不断的写作,一定能让平凡的我们变得不平凡,你还不去行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