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记得,大概是在十多年以前,买过一本《美学概论》,然后一直束之高阁,直到屡次搬家后被丢失。所以虽然知道有美学这一学科,却一直不明就里,直到遇到寻虎老师,才慢慢发现,美学之于文学作品的创作和欣赏(其实也包括其他艺术作品的创作和欣赏),其重要性不亚于驾驶汽车时握在手中的方向盘,没有它的指引,你不可能到达目的地。
“美”是什么?寻虎老师在美学普及课上开篇就说,“美”是绝对,是无限,是虚无,无规定性,那到底是什么?不能说,一说就错,就像中国的“道”一样,“道”又是什么呢?“道非道,非常道......”因为它是绝对,你说得再好,都是相对的,当然一说就错了。
但还是要说,至少可以无限地接近绝对(不知道我这句话对不对)。那我们来看一看中外美学家是怎么谈“美”的:
鲍姆嘉通:美学是研究感性认识的完善;
黑格尔:“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车尔尼雪夫斯基:“美”是生活;
黑格尔、车尔尼雪夫斯基:“美”是艺术;
叶朗:美学是研究审美活动的;
高尔泰:“美”是自由的象征;
苏格拉底:“美”是难的;
达芬奇:“美”是精神特征;
荷迦兹:适宜、变化、一致、单纯、错杂和量,----所有这一切彼此矫正、彼此偶然也约束、共同合作而产生了美;
博克:我们所谓“美”,是指物体中能引起爱或类似情感的某一性质或某些性质.....“.美”大半是物体的一种性质,通过感观的中介,在人心上机械地起作用......“美”的外形很有灵效地引起某种程度的爱,就像冰或火很有灵效地产生冷或热的感觉一样;
狄德罗:“美”是关系,就哲学观点来说,一切能在我们心理引起对关系的感知的,就是美的......真善美是些十分相近的品质,在前面的两种品质之上加以一些难得而出色的情状,真就显得美,善也显得美;
孔子: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孟子:充实之为“美”,人有了仁、义、礼、智等品德,才谓之“充实”;
王国维: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皆为“美”;
张彦远:意存笔先,画尽意在;
顾恺之:以形写神;
柳宗元:美不自美,因人而彰;
克罗齐:“美”是成功的表现。
众说纷呈哈,有的能意会,有的不能,但仔细分析,有一个共同点:“美”是感性的,虽然美学是理性的。既然“美”是感性的,就离不开人,离不开人的感觉、人的情愫,离开了人,“美”就无从谈起了。
《庄子.秋水》篇,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之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之我不知鱼之乐?”这段话是我们非常喜欢玩味的,因为它很美。但庄子到底是怎么知道“鱼之乐”的呢?其实他知道个屁,无非是使用了以己度物的脾气罢了。如果在看鱼的时候,庄子是“乐”的,他看到的鱼自然也就是“乐”的;如果在看鱼的时候,庄子是“不乐”的,相反,他看到的鱼也就不会是“乐”的了。庄子硬拿“乐”字来形容鱼的心境,无非是因为自己在乐,而把自己内心的乐外化到鱼的身上罢了。
西施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她的美理应是独一无二的,东施效颦也无用。但苏轼却借西施之美移情于西湖,创作出了“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千古佳句。成语“情人眼里出西施”哪里是真的西施呢?无非是比喻由于有感情,不论对方如何都觉得对方无处不美罢了。
农民喜欢健壮的少女,脸色鲜艳红润;上流社会以手足纤细、脸色苍白为美;有教养的知识阶层,喜欢美丽、富有表情的眼睛。为什么各有不同?同样的一个人、相同的自然界的风景、同一件雕塑、或者鱼塘里的同一条鱼,在不同的人的眼里,或在同一个人的不同时期里,是美的,或是不美的,这一切都因人的情愫的变化而变化,用柳宗元的话说:
美不自美,因人而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