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旅行,想必出现在大家脑海里的大多是放飞自我的美好画面。在蓝天碧海,山高水阔之间感受天人合一;在乡间古镇之中体验悠然和宁静;在各种天然奇观的包围中,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等等。
若问旅行中有哪些收获,那些所谓亲赴过的人必定滔滔不绝,各种回忆和感受汹涌澎湃,内心激动不已,恨不得把所到之处,用最精准的词语给大家重头至尾描绘一遍。而这些描述,只不过是在告诉大家,他真的去过,而且并非走马观花。
在大众的意识里,旅行就是感受新鲜,感受美,仅此而已。
然而,美景是带不走的,美和新鲜的感受也只在当下,往后的短时间内我们可能会不断重复回味它,时间久了,也就淡忘了。那么,旅行结束,我们到底留下了什么?
《圆桌派》是一档文化节目,里面有一期请到的嘉宾是一位美国厨师罗朗。他同时也是一个旅行爱好者,游历过中国多个省市县乡,尤其热爱体验当地特色人文。
他的每一次出游前后要持续几个月,且全程无目的无计划。
之所以时间长,是因为惟有这样,才能有机会融入当地人们的生活,感受他们特有的人文气息。而之所以不提前计划,是因为在他看来,旅行本身就是目的,期间所有意外的体验和感受,不管好的坏的,都是收获,都是财富。这段体验会在内心沉淀,它可能会改变我们,甚至会影响我们今后的人生,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旅行。
我非常赞同他的观点。生而为人,人生该有的酸甜苦辣,一个也不能少。我们通常会对最苦或最甜,或让人意外的事件印象深刻。而一味地在旅行中有计划地追求新鲜和美,多次之后,不管多美好,它将不会在我们心中烙下半点痕迹,旅行的意义又何在?
有生之年,尽量让自己丰富多彩,这应该是大多数人的人生期望。在旅行这件事上,我真心希望大家不要停留在传统的好山好水好风光上。这种过眼云烟式的消遣,还是留给我们的老年时光吧。生命力尚且旺盛的我们,应该拥有更高的精神追求。在有限的生命里注入我们无限的热情,在旅行的路上感受电光石火般的狂热和欣喜,才不枉来过一场。
现实中,你可能认为每天的早九晚五已经是你的日常苦痛了,你非常想有个假期换个环境感受下临时的美好,不想有更多的烦恼。
其实,你是否想过,你日常经历的或许不是苦痛,而是麻木。你需要的不过是换一种生活,或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旅行,来刺激你早已锈迹斑斑的大脑和神经。
有价值的旅行,会让你意犹未尽,让你怀念,让你思考,让你改变。它会将你塑造成为全新的你,一个可以继续一往无前战斗的你,一个对生活充满热情,对未来充满期许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