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9月8日,在美国洛杉矶一所公寓里,接到房东报警,警察赶到时发现了一个已经去世多天的女人,她身穿旗袍,身下垫着垫子,身上没有盖任何的东西,身体出奇的瘦。从室内的情形看,这个人临终前还整理了自己的物品。
这看似一场普通孤寡老人孤独终老案,在后来却引起了很多人的好奇和关注,因为这个老人不是别人,而是曾经红极一时的天才女子张爱玲。
关于张爱玲的才华,她的文学地位,有很多人研究,很多人谈论,她的作品很多人喜欢,我也喜欢她的作品,在大学时就读完了《张爱玲文集》。最近听了她的传记,现在最想表达的不是对她才华的赞叹和羡慕,纵览她的一生,我甚至有点可怜她,这是一个天才的作家,但同时也是一个孤寂的女人,享受了最大的荣耀,也体验了最大的孤独。
她是一个奇特的个体,情感细腻,文笔犀利,但她的一生似乎把自己包裹在一个套子里,可以不管任何外界的变化,独自体验悲欢离合的滋味,也许是环境造就了她,也许她的性格成就了她,她可以与世界剥离而独自存活。
1.寡淡的亲情
按照张爱玲的出身,她应该有一个幸福的童年,然而不幸的是她没有。
她的祖父是清末名臣,祖母是清朝重臣李鸿章的女儿,父母门当户对,母亲还是一个接受了现代教育的女子。在儿时,张爱玲曾经有过一段幸福的生活,父母恩爱,仆人环绕,衣食无忧。
然而,看似幸福的家庭其实暗礁涌动。父亲的不上进,抽大烟,养小妾,让受过新式教育的母亲忍无可忍,于是母亲以伴读为名与姑姑到了国外,剩下幼小的张爱玲和弟弟,大概在那个时候,张爱玲与父母的关系就开始发生了变化。
后来,母亲虽然回来了,但对父亲的所作所为无法忍受,还是离了婚。父亲后来再娶,后母对她并不好,在母亲的帮助下她才接受了新式教育,当她想考伦敦大学时,遭到了父亲的反对,她到母亲家住了几天,再回来,因为与后母的冲突被父亲毒打、关禁闭,差点没了性命,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逃离后,她与父亲从此恩断义绝。
从父亲家逃出后,她就跟母亲住到了一起,刚开始的几天母女相处还融洽,后来渐渐的,她与母亲之间也产生了矛盾,母亲能给她的很少,与母亲的关系渐渐冷淡。她考入香港大学读书,获得的奖学金被母亲拿去赌博全部输掉,从此她与母亲的关系几乎断绝。在母亲去世前夕想见她一面,也被她拒绝了。据说,在她年老的时候,她才在心中原谅了母亲,同时也希望母亲能够原谅她。
张爱玲还有一个亲弟弟,对于这个弟弟,她小时候还是很疼爱的,只是后来因为各自的境遇,关系渐渐淡薄。当弟弟得知她在美国的消息,辗转与她取得联系,但她对弟弟的热情似乎并不特别上心,只是偶尔联系。
在她的生命中,没有让她牵挂不下的人,他们似乎离她很遥远,只是不知道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或是在寂静的公寓中,她有没有认真的想过他们。
2.失败的婚姻
张爱玲并不是一个独身主义者,对待爱情,她大概也有过美好的憧憬,从她对胡兰成那段低到尘埃里的爱中大约可以得知这一点。
但张爱玲有张爱玲的骄傲,她是个天才,这一点她自己也承认,并且对于同龄的人,她是很看不上的,她喜欢比她年龄大有深度的人,这从她的两段婚姻中也看的出。
虽然二十多岁的张爱玲已经成了名,这与她说的“出名要趁早”是吻合的,但她所写的跟她的年龄是有很大出入的,她还在上初中时写过的文章就已经在思考女性命运的问题。
胡兰成看了她的文章,想去拜访她,见了面才发现她是一个年轻的女子。这对一个年近不惑的男人来说,年轻有才有个性的女子无疑是一个诱惑,很难得的是,胡兰成懂她的作品,懂她的人。
她是喜欢这个男人的,不管他是否有妻室,不管他的政治立场是怎样的,她只管喜欢他,他另结新欢后再回来找她,她还是竭尽所能的帮助他,这一点似乎与写了那么多冷情作品的人又不是同一个人,这时候的张爱玲是沉浸在爱情中的小女子。
深情也好,知己也罢,胡兰成还是负了她,当她确知再也无法挽回时,主动的断绝了这段感情。
被第一段感情深深伤害的张爱玲并没有对爱情完全绝望,在美国,她又遇到了她的第二段感情。
她的第二任丈夫赖雅也是个作家,张爱玲喜欢他的才情,也被他的体贴周到所感动,加上当时的窘境,36岁的张爱玲嫁给了比她大29岁的赖雅。然而,天不遂人愿,张爱玲对赖雅并不是很了解,也不知道赖雅的身体状况,几年后赖雅瘫痪,张爱玲照顾他一直到他去世。
在两段婚姻中,张爱玲能够感受到的温情是极其有限的,更多的时候,她体会到的是婚姻给她带来的苦和痛。
正如她母亲曾经评价过她的,虽然在写作上她是个天才,但在生活中却像个白痴,连自理都困难。从作品中看她是一个老于世故的人,但其实是一个生活阅历极其简单的人,加上特立独行,让她在婚姻爱情中吃尽了苦头。
3.与世隔绝的老年
张爱玲成名很早,但在晚年却鲜有曾经那样的作品问世。
在美国,她与一个普通的老人没有什么区别,生活清苦,很少人知道。
她主动的把自己与世人隔绝,她谢绝了一切来访,独自一人生活在一个小公寓里。
曾经,她也吃过跳蚤的苦,也因此留下了心理阴影,在三年中搬了一百八十多次家,她这样的不辞劳苦,不知道是因为孤独还是害怕跳蚤的骚扰。
她是一个能够耐得住寂寞的人,一支笔,一个本子,她就可以打发自己的寂寞和孤独,她主动谢绝了热闹,宁愿一个人孤独。
也许,正是这种能够耐得住寂寞的性情,才能让她在年纪轻轻时就写出那些精致的作品,一刀一刀,剜着人的心。与其说她在写故事,不如说是在写自己的人生。
作为作家,她无疑是成功的。但作为一个女性个体,她又是独特的,没有普通人常有的那种平淡和幸福,不知道这样的人生,是不是她所想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