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二天,今天是坚持“21天爱上写作”的第三天了,每天提醒自己坚持去完成 任务,不要放弃,不要掉队,这也是自律的表现吧,有些难受,有些疲劳,但在完成任务时,又有些喜悦。三天的自律,竟也有了小小的进步的感觉。
以往,我也在断断续续记着日记,文字上随意,结构上随意,逻辑上随意,天马行空,虽然不停地在写,但一直觉得流水帐般的日记难以被称之为严格意义上的写作,也难以向写作去进步和提高。现在,参加爱上写作活动,自己潜意识里对写的要求提高了。每天端坐下来,要费费脑筋,思考今天写些什么内容呢?什么内容可以写得有意思,有亮点呢?行文时语言较之自己的日记也多了些约束与规范,表达尽量条理清晰,文字尽量有美感和内涵……虽然好像为写作立下诸多规矩,限制了自由发挥,但我想这最起码也是要写出能拿的出手的文字的一些基本要求吧。
这三天,写作时除了在以上有意识的进行自我改变外,我觉得自己的耳朵、眼睛、大脑都在因写作这个任务而去尽力张开、感觉、留意、思考——
没有内容,那就在浏览新闻时,留意什么样的片断可以记下来,以备作写作的素材;与人交流时,留心什么样的话题可以在写作时发挥;令人感悟的话语,记下来可以作为某篇文章深刻的观点…
今天还看到一位网友对写作文章的三条经验之谈,很有意思,与弘丹讲课时说的“好奇心、敏感度、思考力”有相同之处,记录下来与大家分享:
“写文章要具备三点:1、敏感,2、思考,3、技巧。先说敏感,你遇到的人和事揪了你的心没有?再说思考,揪了你的心就是思考,进一步想哪 里揪了你的心,令你揪心的思考是不是具有个性,即人无我有,人有我新。最后说技巧,技巧在不同的文体中有不同的体验,一时半会说不明白。总之多读,多写,多改。喂马三年成兽医,水到渠成。” 呵呵,感觉他说的有点意思。
他的观点中,“揪心”、“人无我有,人有我新”,通俗易懂,记忆深刻。是啊,在写作这条道路上,还有很多需要注意留心,需要思考,需要提高的地方。三天的自律写作,虽然感觉有了一点小小的进步,但时间还短,写作的路还很长,继续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