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系列的第三篇,是由张爱玲的《倾城之恋》起的。
都说张爱玲是文艺青年的一堂必修课,知乎上说最可怕的一种女生是文艺青年却不爱读书。20岁初读张爱玲,因为李安的《色戒》。李安的风格一直是喜欢的,《卧虎藏龙》也好,《色戒》也好,明明屏幕上演绎着故事,却总感觉屏幕外还掩藏着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朦胧,你心里有什么的时候便能看到了什么。虽然张爱玲没啥大忌,但是我这种根正苗红,每年看几遍《小兵张嘎》《闪闪的红星》长大的青年直到这时才敢去接触张爱玲。随后张爱玲的文集通读一遍,故事讲的精彩,只可惜没有皆大欢喜的团圆。说是悲剧吧,除了一群作女,又道不明悲从何来。评论说张爱玲冷酷,没感觉;评论说她不可一世,也没感觉。看到《倾城之恋》圆满的结局还满心欢喜,感慨还是这通俗的结局更让我释然。我读张爱玲是在一个网络脑残文、玛丽苏霸道总裁充斥的年代,而且还是一个没经历过真正的爱情,对这一切心存幻想的年纪。读完她的文字后心里还是有疑惑的,这女子心里到底装的是什么,为什么每个故事里都压抑的毫无希望。
今年年初读完杨绛之后醉心于这种内心宁静的人,原本下一位是想读木心的,只是在搜资料的时候不经意接触到同在民国时期,比杨绛小了十岁的张爱玲。张爱玲在上海大红大紫的时候,正是中国全面抗战时期。这时的中国街上走着日本兵,进步青年都如《无问西东》里面的沈光耀一样为民族大义赴汤蹈火了,而张爱玲却在这时不问战火,不谈爱国只沉迷于小人物的情爱和琐碎之中,写出独立文坛的“小清新”故事。带着对这位神秘女人的好奇锁定了她的《倾城之恋》。虽然读过但是毕竟过了十年,再次回味下她的文字,或许能读了解她不一样的选择。如果下一步再读读林徽因和萧红,心目中民国才女系列也能凑完整了。
某天早晨上班的路上,刷到陆璐的朋友圈,写的是她要比心成年后的盛九莉,从此刻开始对《小团圆》这本书念念不忘。在一些细微的事情上,看对眼了,白羊会有自己的执着。在我30岁这年,第一次读《小团圆》并为之沉迷。
30岁,对张爱玲来说是一个特殊的年龄。那一年她用梁京的笔名开始连载《十八春》,用顾漫桢的30岁来送给自己的30岁。在30岁以前,张爱玲已经创作完成了自己一生中最重要的小说。30岁以后,张爱玲的才华开始没落,她再也没写过能超越前面的作品。不管是被生计所迫也好,被现实打败也罢,成名要趁早,30岁之后的张爱玲追不回那段才情但是她也认真生活。明白人都懂《小团圆》其实写的是张爱玲自己的故事,只是写作风格大变,有些事情琐碎的让人摸不着头脑。张爱玲在写给宋淇夫妇的信中说,“这种地方总是自己来揭发的比较好,当然也并不是否定自己。”文字中感受到了她的冷酷和淡然,没有指责,只是叙述。在读柴静《看见》的时候我明白了,很多作家并不会带上自己的立场,只要将人性深挖陈述出来,其他的一切评判交给读者就好。只是这种境界比较高。张爱玲说:写《小团圆》并不是为了发泄出气,而是一直认为最好的材料是你最深知的材料。《小团圆》开头结尾都是30岁,再次印证,30岁对张爱玲来说是特别的。如此别具一格,冷酷理性的女人也曾追忆过自己的似水年华。张爱玲除了小说,她的散文也同样让人沉醉,只是读的少被人忽略罢了。晚年间她研究过一生挚爱的小说《红楼梦》,写过红楼梦学术论文《红楼梦魇》。30岁之后的张爱玲没有了戾气,可是读她传记的时候能赶紧到,她越活却越明白。
张爱玲让人津津乐道的除了才华还有家世和爱情。她的父母正是代表了民国初期的两个极端,一个沉醉在旧时代里走不出来,终被时代抛弃独自沉沦;一个追求新思想想走在时代的前端,但是脚步迈的太大不被时代接受下场仍然凄惨。而张爱玲留着贵族血液在这个她还未享受过繁荣就已经衰落的家庭里倔强的求生。她的才华得益于家族文化的熏陶,却没有享受过任何家庭温暖,越是薄情对她,她活的越是独立,独立到能将自己所感受到的人情世故都写进自己的小说里,冷酷到不带一点情感倾向。
对胡兰成的爱情大概是真的,毕竟能说出: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这样让人心生绝望又忍不住欢喜的句子,应该是经历过刻骨铭心的。
对弧桑的感情大概也是真的,让一个高傲的女人拥有“雨声潺潺,像住溪边,宁愿天天下雨,以为你是因为下雨不来”这等盼望的,不可能只是一个匆匆过客。只是高傲如张爱玲、理性如张爱玲、冷酷如张爱玲、慈悲如张爱玲把一切看的太通透,她不可能为了任何人改变自己,内心的那座孤岛她从来都是独自漂洋。
张爱玲笔下的大社会都是为小人物存在的,她眼里没有民族大义,就算是战争都是为了成就白流苏和范柳原的爱情而存在。张爱玲说自己小说中的女主角除了曹七巧都是不彻底的人。悲剧艺术大约有两种,一种你看时可能需要一大堆纸巾来擦眼泪鼻涕,另一种你只会看完后感到心灵上的极大震撼久久不能平复。在张爱玲的小说里,那些女主角的命运让你同情不起来,但是能揪住你的心,在上面生出一个脓包,不流血只让你痛。她笔下的女性虽然多少有些悲哀,但是她并不让这些悲哀变成颓废,这些女性的悲哀中夹杂的是顽强的精神和她们内心的孤独。她小说中的人物,无论哪一个都是为自己的生存状态奋斗过的,只是最终没有成功。
白流苏为了保住淑女的名声不愿意出去工作;葛微龙原本只是想挣钱完成自己的学业无奈遇见渣男自己却当成是爱情。这些人的命运就如曹雪芹笔下的判词一样: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在晚年的时候,张爱玲几乎不与人接触,和她亲近点的人都是只写信不见面。别人评论说她已经到了一种病态,晚景凄凉。其实她只是想一心做自己的事情,不擅长跟人交往,所以不愿与人接触罢了。她在一所大学做过学术研究,她的助手说,每天她来办公室要经过助手座位的时候,他都设法提前回避一会,免得让她与人交流不自在。张爱玲就是这样活的不带一点烟火味。她觉得自己的事情做的差不多了,于是写下遗嘱,将遗产全部送给好朋友,该改的稿子改完了,该整理出版的文集也交给出版社了,没有其它留恋的了。将自己重要的证件都放在一个袋子里,挂在别人一眼就能找到的地方,穿上自己钟爱的旗袍,就这样趟在床上,走向了生命的终点。没有人知道她具体的死亡时间,等邻居发现她尸体的时候已经去世几天了。
读完张爱玲的传记,再去读她的作品,她文风虽然用情、谈情却不滥情。她没有悲情的俗套,骗不来眼泪,所以世人都说她冷酷。有人肯定不明白张爱玲写的故事为什么会大红大紫。那是因为在她之前根本没有人将女性的情感和情爱写的如此细腻,也没有人像她一样对女性的特征有如此的认同,从她之后,很多女性作家开始模仿她的描写手法,开创了一个新派的文学。
在胡兰成和张爱玲互通书信的时候,张爱玲回应过胡兰成一首幼稚可笑的新诗,她写到: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真正的慈悲心不是写正能量的鸡汤。所谓慈悲心,指的是,当你看透了人世间的一切不过就是荒凉的,无聊的,可笑的,你还愿意理解他们,同情他们,这才是张爱玲的慈悲。
张爱玲写下:“我要你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个人是等着你的,不管在什么时候,不管在什么地方,反正你知道,总有这么一个人。”而张爱玲也是那么一个人,不管你读或者不读,她都在那里,用她看透一切所以慈悲的灵魂等着你去从她的文字中找到自己藏于人前的软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