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为组织者的这三年,我收获到了什么

组织过程中不仅收获了一副健康的身体,还有很多,比如:

被迫坚持活动

估计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感受,知道运动是好的,隔一段时间就会立下一个雄心壮志要锻炼的决心。刚下定决心的时候斗志昂扬要运动,慢慢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最后变成不了了之。估计这是很多人的状况,但是做为组织者,这样不可以啊,组织者要带动一个团队来运动,要以身作则,那么多球友还等着呢。于是这三年来,因为组织活动,每周六早上都会打败内心中要睡懒觉的小怪兽,到球场与球友汇合。因为是组织者,我坚持打了三年的羽毛球。如果只是参与者的话,估计就会进入决心运动→慢慢懈怠→不了了之→决心运动的轮回了。

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圈子

原来周末的时候也不宅,出去短途游一下,看个展览,参加个英语角什么的,貌似活动范围很广,但其实这些活动中接触的人都是弱联系,很弱很弱的那种,基本这次见过面之后,下次就不会再见了。魔都大啊,除了心心相印交往密切的伙伴,谁也不想周末跨越半个上海来相聚啊。参加羽毛球活动的人都是家住在附近的,路上成本小,这就加强了众多伙伴来打球的频率。打球打的多了,大家就熟了,虽然见面都以昵称相称,但不影响交流,聊天也是无压力,也可以时常来一场说吃就吃的聚餐。

见识到了更多行业

球友来自不同行业,在一起打球聊天,也会互相交换下当前各自行业和职业的情况。通过打球会发现一个很神奇的现象,经常参与不放鸽子的伙伴都是比较靠谱的,工作上也都不赖,属于言必行行必果类型,换句话说,就是职业素养都比较高。对于放鸽子的伙伴就不敢恭维了,可以不来,但是报了名还不来的,就是属于陌生人信任套现了,逐渐也就不在组织的这个圈子里混了。圈子不同,不必强融嘛。羽毛球也起到了一个朋友筛选的作用。

获取满足感和成就感

活动不大,组织者就是个小头目(自封队长),各位打球伙伴也许在各自的工作、生活圈子中可能都是厉害角色,但是在我所组织的这个羽毛球活动中,都是成员。组织活动时,我就有一定的话语权,比如到哪里打球,几点打球,用什么球,哈哈,都是小事情,但是就得听我的。在工作中,就是个螺丝钉,很难有这种感觉。有一次打球场地临时变动,在群里呼喊了一声场地变动,到某某位置,打球的伙伴悉数到齐,当时就有种感动情怀在荡漾。

小的时候认为当个“干部”是荣誉,长大后觉得当个“干部”是薪水,其实,当个“干部”还有很多其他功能,老生常谈的组织协调能力,沟通能力,都是进行了组织才能锻炼到。另外,组织活动,多认识一些人,确实是开阔视野。组织活动,好处多多。

以后的活动,都尽量给自己争取个组织的角色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你别怕,今天会过去,明天也会来。 小A是位大龄未婚女性,受够了七大姑八大姨的魔音灌耳,也不想看见母亲每日盯着她时的...
    Arete阅读 1,677评论 0 0
  • 今天要陪孩子去白塔医院看孩子的结核皮试,去的时候还有点担心,孩子到是挺兴奋的,哎!孩子就是孩子啊,到了医院碰到了他...
    放飞心情_a7c7阅读 1,163评论 0 0
  • 我真的是一个蛮无趣的人,想拟个有诗意的标题都想不出来,难道这是理工女的特质?言归正传,这是我的第一篇简书,...
    炜楠阅读 1,644评论 0 0
  • 这本确实是一本讲工具使用的书!特别具体,不含糊,实操性很强,这种类似论文式写法的书真是很有老外那种很格式化的套路,...
    侯开心的手帐阅读 3,942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