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共生,湘疆情谊结出幸福果

(通讯员 邓雅馨 王雪)近日,湘潭大学学生工作部(处)赴新疆吐鲁番民族团结实践团在湘潭市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以下简称“文旅局”)调研“湘潭—吐鲁番”两地文化交流情况。一幅名为《瓜果飘香迎湘客,民族团结似花红》的字画用朴实的话语传递出新疆同胞的热情,更展现了两地往来的密切友好与文旅交流的深刻意义。

花香蝶自来,湘吐交流路先通

调研团队采访了具有多年工作经验的返湘援疆干部,他表示:“‘交流’这个词,首先在于‘交往’,其次文化才能‘流通’。”湘潭和吐鲁番实际距离遥远,交通成本高,让很多对湘吐文化感兴趣的人望而却步。调研团队认为,打造“以文带旅,以旅彰文”模式,以文化为引点,打造文化旅游产业,文化旅游产业的建设带动两地基础交通设施的完善,从而促进文化交融,实现互利共赢。

旧壶装新酒,文化变身引新潮

文化传承与发展是留存珍贵历史记忆的重要一环,应与时代接轨并行。

民俗文化“变装再亮相”走入大众视野。“将‘996’、‘打卡下班’融入唱词创作剧本,通过传统唱腔、乐曲演绎——谁说花鼓戏就不能唱出‘社畜生活’呢!”文旅局工作人员如是说到。

在调研过程中,团队成员与文旅局工作人员达成一致意见。湘潭独有的“红色基因”厚实其文化底蕴,更需纵深实现“红色+民俗+旅游”的“两文一游”融合发展模式,深入挖掘红色文脉、民俗特色与旅游观光的汇通点,在继承中吸纳新的时代元素,增强中华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动力、生力与活力,打造乡村文旅振兴新高地。

青年擎使命,情缘文化永相传

民族情谊靠的是青年凝聚,文化发展靠的是青年新意。据悉,该“三下乡”团队链接高校和湘吐两地发展资源,牢抓湘潭援疆工程契机,创设“一团两地双行动”的实践方案,吸纳两地多所高校学生参与调研、体验民俗、交流文化,用青年脚步丈量湘吐“山海情”,用青年声音讲述湘吐“共生情”,用青年温度传递湘吐“民族情”,以青年为介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未来,湘潭大学将继续集合青年力量推出一系列强化湘潭、吐鲁番两地民俗文化交流的青年方案,为推动两地文化繁荣、促进民族大团结注入青年活力。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