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本华说的xingai,不是纯粹的肉体和物质的,是形而上的,甚至是超验的。
哲学家以一种理性和冰冷的口吻分析了我们通常意义歌颂向往的爱恋和欲望,甚至可以说无情地撕开了爱情的神秘和美好面纱。
在他眼里,所有的爱恋激情,无论看起来如何高雅飘渺、不食人间烟火,其实都是根植于xingyu 之上,这里的xingyu 只是为了下一代人的构成而已。现代人的总体情事就是为了将来一代人的构成所做出的考虑。无论男女双方彼此的赞赏和钦佩现得多么客观和带有如何崇高的意味,其唯一的目标只是生产一个具有特定本质的个体而已。
是的,陷入爱恋重对人是无法苟同他的意见,正如人们无法去证明和信服那看不见摸不着的意欲或者说是潜意识一样。人的智力都是为了个体服务的。你告诉一个陷入爱恋的人,你选择他,只不过是为了人类的种属的传递,只是在做对种属有好处的事情,不是为了你个人,他会当你发疯。
所以,叔本华说大自然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会让个体产生错觉,让事实上只是对种属有好处的事情,在个体眼里变成了属于自己的好事,让个体误以为在追求自己的目标,其实是致力于普遍的目的。因此,每个人首先明确喜欢和热烈追求最美丽的个体,也就是说,把种属的特征表现得至为纯粹的人。可以从我们考虑的因素来讨论,年龄是我们选择的第一要素,无意识引导我们做出选择合适年龄的对象显而易见是为了繁殖后代,每个人随着自己远离生育或者受孕的最佳时期相应地失去了对异性的魅力。健康是我们考虑的第二个因素,因为疾病是可以遗传给孩子的;身体骨架结构,是种属形态的基础;身材达到一定程度的丰满,也是为了给胎儿丰富的养料。最后一个面孔是否漂亮也是一个因素。(叔本华没想到现代审美发展反常,面孔漂亮最为第一要素,过度丰满已经被过度瘦削取代成为新的因素)
多么冰冷的观点:让人欲罢不能的情欲原来只是建立在一种错觉之上,这种错觉把只是对种属才有价值的东西误以为对个体具有价值,所以在种属达到目的后,这一幻象就会消失。如此看来婚姻确实是爱情的坟墓,因为出自爱情的婚姻,其缔结是为了种属,而不是个体的利益,这样的婚姻注定为了将来的后代要付出现在的代价。相反,出自舒适生活考虑而缔结的婚姻(也许是出于父母的选择,金钱或者权力),这才是真正为了个体考虑的。
叔本华悲观地认为,在缔结婚姻是,要么个体要么种属的利益,两者之一肯定会收到损害。因为优厚的物质条件和狂热的爱情结合一道是极为稀罕的好运。这也能解释在实际生活中他选择了不婚。
这样的观念现在听来并不陌生,让我联想到非常畅销的《自私的基因》一书的核心观点——基因为了达到生存目的会不择手段,叔本华认为——种属的生存目的高于个体。观点几乎雷同,很多在生物个体看起来有意义的行为,不过是基因自私的结果(种属需要的结果)。这种观念和结论不一定正确,但却让我们认识到另外一种可能,生命的目的和意义,生命的发展和延续,可能是我们站在个体角度无法想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