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个人最喜欢的肖邦作品,每次听到和想到这首作品,我的脑海中总会出现这样的情景:
时间应该是秋天的傍晚,在一个大学的校园里,可能是北大吧。我没有去过北大,但北大那“一塔湖图”的景象早已通过别人的描述印在我的脑海中了,就让这个场景出现在北大吧。
一位女大学生走在校园里,她的脚上是一双中跟的白色凉鞋,身着藕荷色的连衣裙,头发顺顺地披在后背,刚刚越过肩头,抵达肩胛骨的中部。她的眉目清秀,不使人感觉惊艳,但看起来很舒服,是一个有知识的女孩。
女孩朝着湖走去,湖那里隐约有钢琴的声音。夕阳离远处的大山不远了,阳光斜斜地铺在湖面上,湖面上每一个波峰都被阳光照到了,反射出星星点点的金黄色光芒。
湖边有一幢用红砖砌成的小楼,二楼的一扇窗户开着。女孩越走越近,能够听到从那个窗户中传出的琴声。
镜头切换到二楼的房间里,从门口向里看去,阳光从打开着的窗户里照进来,投到钢琴键盘上,一双干净而修长的手正在抚摸着键盘。湖面上那万千点金黄色的波光,从窗户的下面穿进去,从下向上地,投到了白色的天花板上,又被天花板反射到弹琴者的身上。首先看到的是他的眸子,因为那里被湖光反照得最亮,像湖水一样,反射出太阳的光芒。他的鼻子竖直,薄薄的嘴唇紧紧地抿在一起。头发顺长,顺顺地披在背后,刚刚越过肩头,抵达肩胛骨的中部。
他的手指抚摸着琴键,像抚摸人的肌肤那样轻柔和小心,细心地感受着从指尖每一条纹路的沟洄里传来的微小反馈,再用琴键喜欢的手法,轻柔地,再次触摸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