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诗外传》当中提到,一个人师应该是「智如泉源,行可以为表仪者,人师也」,这个是人师的一个很好的标准。在东汉末年,当时有个童子叫魏昭,他虽是童子,但是他很懂得亲近明师。当时有个读书人叫郭林宗,很有道德,也很有学问,他就一直主动的要去向他学习。然后郭林宗就问他,怎么非得一定要跟着他学?他讲出了一句名言,却是一个童子讲的,叫「经师易遇,人师难遭」。经师是很有学问,对某经典义理很通达,这是学问;但人师他是不只有学问,他还有很好的德行。所以就像刚刚这个标准,「智如泉源」,像河川的源头,活水一直出来,「行」是德行,可以为仪表,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启发学子的德行。那整个为人师者的目标就要不断提升智能跟德行,因为我们听了魏昭这位童子的话,我们也有志气,应该定位自己要为人师表,当人师。
《中庸》告诉我们「好学近乎智」,好学是怎么样?学习不厌倦、不中断,才有智能。有一位智者说,现在的状况三小时不读书就面目可憎。比我还好,我不用三小时,只要一个小时不读书就不行了,可能妄想、邪念、杂念就很多了。所以智慧得要不间断的精进用功才行。精则不杂,进则不中断。就像钻木取火,能钻出火,火就表智慧,那要怎么钻才会出火?你要不间断一直钻钻钻,火就出来了。你假如钻一下,手好酸,休息一下,三十秒再说。三十秒了,钻钻钻,请问大家,这么钻什么时候火会出来?怎么钻都钻不出火来。
所以为什么孔子说「学而无厌」,不能厌倦,一厌倦就中断,前面的功夫就退了一大半了。所以李炳南老师说,人学习传统文化,学一个礼拜,去看一场电影就全完蛋了。所以《弟子规》才提醒我们,「非圣书,屏勿视,蔽聪明,坏心志」,甚至于控制不了脾气,在当下不能提起经教的教诲,一发脾气,火烧功德林,所有的修学全部都退回去了。
(行可以为表仪),德行可以为学生跟当事人的表率。比方他理解孝道重要,他学一句去做一句,他一行,他的德行跟心境就提升;一提升,他解得更深,解得更深就行得更彻底。所以一解行相应,智慧、德行决定会提升。一个人学了以后,身边的人不认同,绝对出在解行不相应。
其实我们真的要提升德行,只要学一句之后,时时刻刻不忘这句,都能感觉到自己的德行在提升。「念念为对方着想,念念为他人着想」,就落实这句,专注去做,连做一个礼拜、两个礼拜,可能你的亲戚朋友会过来跟你说,「我觉得你最近变了」,人家觉得我们变了,「行可以为表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