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对我们起到的一个重要的作用,在于会影响我们潜意识中对于自己的「定位」。
此定位主要有两种:主角位、配角位。
一个被父母和周围的人重视的小孩,他感觉到他是自己生活的中心,是自己生命中的主角。
在这样一种潜意识的定位下,他的思维模式就能够以自己的利益和感受、作为思考的基本出发点。
所以他也能尊重自己,重视自己。懂得自我维护,懂得要去“自我实现”,而非为了他人实现。
当你潜意识的出发点是为了自我实现的时候,此时这个人的内在会是非常有力量的。
因为这样可以形成一个正向的循环:我为了自己努力——充满动力——付诸充分的行动——获得回报——自我认可——自我激励——付诸更大的努力
但如果是一个从小没被重视过、没被当成中心对待过的小孩,他就无法形成自我意识。
在他的心智中,他自己不是处于中心的,他会不自觉的将别人放到中心位置上——并不一定是他的父母,还可能是任何一个他遇到的人。
因为他不习惯把自己放在中心,而你内心的位置又是不容空缺的,所以你就可能将任何一个生活中遇到的人、任何一个别的人放在那个中心位置上。
可能是你的老师、可能是你的同学、甚至可能只是马路上遇到的一个和你说了两句话的路人。
这就是讨好型人格模式的本质:你已经将自己固化在了配角的位置上,所以你遇到的任何人,都只能被你当成主角去对待。
如果一个人没有将他自己放在心智的中心位置上,由此所导致的第一个后果,就是他的内心以及生活的「混乱」。
这是必然的。如同你建造一栋房子,想要这栋房子稳固,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这个房子要有一个根基。
“以自我为中心”,这就是你整个心理结构最基本的根基。
倘若你没有这个根基在,那么任何的原则、价值观、生活规划都无法建立,因为你的内心没有一个恒定的、稳固的中心点,因而你也无法建立成型而坚强的人格。
你不能以自己为中心,就意味着你无法建立统一而持续的心理风格和行动风格。因为你的心理中心不断在变化、今天是这个人、下一秒又是另外一个人,有时候甚至同时有两三个人挤在你的中心位置上。
因此,你今天要为这个人服务,下个月又要为另一个人服务,后天还要想着怎么照顾那个朋友的想法,你是一个天生的服务员,照顾别人的感受和为别人分忧,这成为了你本能的天赋技能。
由于你的注意力不断再向外部投注、不断在为别人创造价值,因而你自身的内在始终毫无成长。
你无法形成心理上自给自足、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反而形成的是:为别人努力——缺乏动力——无法付出高效的行动——无法得到良好的后果——回报不足——自我否定——更加缺乏动力
这是一种不断消耗你的恶性循环。
现在的很多年轻人都感到生活越来越疲惫,一个是因为生活压力确实很大,第二个更深层的原因在于:你知道你的一切努力,大部分并不是为了你自己。
你知道自己是在为了房子给银行打工,为了生活费给老板打工,你创造的价值中80%的成果都被别人攫取了。
对于集体来说,它要让每一个个体都为集体无私奉献,将自己创造的价值全都贡献给集体,这符合集体的利益。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其实并不存在什么“集体”。集体这个概念,是既得利益者用于忽悠弱势群体的遮羞布。
当别人指责你自私、要求你不要自私的时候,100%的情况下,他真正的意思是:要你放弃你的利益,为了他去服务,让他获得更多的利益。
对于个体的幸福而言,一个没有形成“自我中心”的人其实是非常可悲的,因为他的一生,是为了别人而度过的一生。
人与人思想和主观感受的体验,其差别是非常大的。也正因如此,一个没有被当成中心对待过,没有以自己的利益为中心去生活的人,他会非常难以想象、难以理解,自己该如何才能改变。
摆在他自我改变之前的第一道障碍,是一个根深蒂固的限制性信念,即:我要为别人的感受负责。
一个在“配角位”的角色中成长起来的孩子,他总要承担很多的责任和要求。
尤其在父母关系失合的情况下。由于孩子是在场的第三者,处于冲突关系中的父母,会不自觉地将“令他们关系修复”的责任,转移一部分到这个孩子的身上。
这个原因非常简单:如果两个人吵架,旁边没有第三者,他们可能只是吵吵几句;但如果旁边有第三者,他们可能就会打起来,因为他们觉得第三个人会控制事态、会劝架、会维持和平。
此时原本两个人之间的事情、两个人之间的责任,因为第三个人作为见证者,就将这两个人的责任“摊派”给第三个人了。
除此之外,一个“配角位”的孩子往往要在家庭中承担更多的行为义务和情绪义务。
如果这个孩子的父母,有一个人又擅长使用“情绪绑架”的话,那么就会把这个孩子的自我摧残的更加糟糕。
情绪绑架对于一个小孩心里的扭曲影响是非常之大、非常之根深蒂固的。
因为你用情绪绑架了这个孩子,譬如给孩子说:你不要不听话,因为你不听话,妈妈这几天气的吃不下饭,都要生病了;你好好学习,一定要争气,不然爸爸在别人面前抬不起头。
这导致的结果,就是这个孩子会对别人的情绪和感受变得很敏感。
并且,由于父母将孩子的“行为”和别人的“感受”联系了起来,这个小孩就会建立一种根深蒂固的错误认知:别人的坏情绪都是我导致的,我让别人感受不好,这是我的错,我必须做些事情让他的感受好起来。
然而我想多数在配角位成长起来的孩子、根本意识不到上面这个逻辑是错的,他们反而会觉得这是很合理的:比如我有一个好朋友,他让我周末陪他一起出去。我没陪他去让他心情不好,所以我也很自责。作为好朋友,陪他一起出去玩难道这不是我应该做的吗?况且他对我也很好,上次我让他陪我出去玩他都跟我一块出去了。
这样的逻辑在许多被原生家庭绑架、很痛苦却又不得解脱的人身上:我父母对我很好啊,他们只是脾气差一点而已;他们生我养我,从小给我吃给我穿,我应该报答他们;那是我弟弟,从小一块长大的,我不帮他觉得心里过意不去。
这种逻辑最根本的错误之处,在于将“情感”变成了一种无法拒绝的「债务关系」。
在这样的逻辑中,如果别人给了你什么,那这就是你必须要偿还的。
然而这个逻辑中缺失了一个最关键的地方,这个最关键的地方也是所有处于“配角位”心态的人所共同缺失的,即:人的主动选择。
在最根本的层面上,一个人对你好,为你付出,那是他自己的选择,这并不是你要求的,本质上你并没有“偿还”的义务。
因为如果这个人在一开始给你说:你好,我要把你生下来,我会养育你22年,平均每天为你花费500元,要求你在22年后每月给我偿还3000元,共还30年。假如一开始你们有这样的约定,你也同意了,那么后面你要偿还对方的情感,这是合情合理的,因为这是你自己主动选择的。
但问题在于,所有人一生下来都并没有人通知他有这样的约定,这不是你选择的。因为如果一开始你出生时被告知有这样的约定,那说不定你选择了拒绝呢?
就像很多恋爱关系中,一个女孩想追求一个男孩,费劲百般心思对男孩好,为对方花钱花时间,最终男孩拒绝了她。这个女孩就因爱生恨,认为自己为对方付出了这么多,对方却还不接受自己,这太无情了。
但问题在于,对方本来就没有因为你对对方好,对方就要和你成为男女朋友的义务,你所花费的时间和金钱都是你自己主动选择为对方花费的,并非对方主动要求,所以对方本质上对你没有亏欠。
然而即便我解释的如此用力,连续举了两种事例来说明,我想长期处于配角位心态的读者仍旧无法完全理解。
因为正如我前面所言,由于配角位成长起来的人不具备自我中心,他们长期都在为别人负责。
他们习惯的是“我为你负责、你也为我负责”这样一种边界不清晰的交际模式,所以当他为别人服务、照顾别人、体贴别人时,实际上希望的是以此作为交换,获得别人对他同等的待遇。
他们的认知中极度缺乏“为自己负责”这一概念,因为在他们的感受中,“自我”是一种微弱的、无力的存在,是一种非常容易被外界压迫、控制、击败的存在。
他觉得自己没有能力照顾好自己,所以只得依附于外界。通过讨好外界、讨好别人,来获得照顾、保护、与安全。
因为他自己的很多选择、行动、和决策,都是源于外界的压力和心中的规则“不得不”去做的,因而他从未感觉到自己“这是我自己选择的”。
他自己没有拒绝过外界,没有体会过自己选择的自由意志,所以推己及人,他会本能的觉得所有人都是向他一样,没有什么主动选择的。
如果她被一个男生疯狂追求,她就会感到压力,感觉承受了对方的恩惠不得不回报,因而很可能就委屈自己和这个她本无兴趣的人在一起了。 因此,根子上的问题在于:他不知道自己其实可以拒绝。
“不能拒绝”和“没有自我”,此二者互为因果。
因为你不能拒绝外界的诸多要求,所以你总要为很多你并不想做的事情疲于奔命,不断的消耗和驱使着自己去完成一项又一项的“工作”;
由于你一直在被自己不想做的事情消耗,所以你就没有时间、没有注意力投注在自己身上,用于去发展自我。
也正因为你没有自我,所以你没有自己明确的喜好,你压根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厌恶什么。长期作为一个为别人服务的工具,你会被训练出极大的耐受性:讨厌的事情在不断地重复中变得可以忍受,喜欢的事情因为很少接触而变得模糊不清。
由于你没有清晰的自我和喜好,所以你都不知道一个事情是不是你讨厌的、是不是你不愿接受的,所以你就不知道要不要拒绝,往往基于习惯,就都去接受了。
如果一个没有自我中心的人想要改变自己,那么他改变的开始只有一条路可走,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先将他生活中,80%的来自别人和外界压力所迫使他要做的事情全部取消和停止。
然后在每一天的生活中,形成一个习惯:不管对于任何事情、任何人,他每天必须要拒绝别人三次以上。
这是唯一的道路。
当你拒绝别人时,这是一种你的自我意识的贯彻,你就能够在这一过程中,体会到你的自我中心。
你不再允许自己被外界和他人的压力逼迫着前行,你就获得了放松的时间和空间,就得以在这样的时间和空间里,感受到你的自我、感受到你的喜好,感受到你才是你自己生命中的主角。
-END-
本文作者风墟,心理咨询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