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朋友还谈到了《穷爸爸富爸爸》书里的一个故事,挺有意思的,完整的忘了,从网上找了一下原文:
这个故事还是挺形象地说出了,赚钱与值钱的不同。
很多人可能会赞叹比尔的机智,遗憾艾德的短视愚蠢。
但这个故事不会告诉你,一个没经历没背景的人怎么写出一份令人信服的商业计划。
也不会告诉你就算有一份完美无缺的商业计划,也不一定有人愿意投资你。
也不会告诉你就算有人投资,也不一定就能顺利建成供水管道系统。
也不会告诉你就算顺利建成供水管道系统,村民也不一定买账。
也没不会告诉你比尔消失了半年,貌似也没人替他养家糊口。
但毕竟牛人都是自带光环的,这些都搞不定,怎么叫牛人。
可我们要知道,世上牛人没那么多,我们普通人更多扮演的角色是艾德。
还在为生活发愁,远没有那么多赚大钱的机遇,只有把握当下,先力所能及的赚钱养家,再图后续发展。
这难道就是短视愚蠢?
当然不是!
如果现在赚钱了,但长久来看可能损坏自己的利益,或是在透支自己未来,这还不如不赚。相反,如果一件事开始不赚钱,但未来可能会带来收益,那未尝不值得一试。
实际上我更愿意把艾德和比尔分成一个牛人创业的两个阶段。
牛人也不是生下来就牛,艾德就好比是牛人的初始阶段,初期积累资金时,当然需要先每日奔波于10里以外的湖泊和村庄之间卖水,先赚到第一桶金。
以此向投资人证明自己的盈利能力,证明这个项目的市场,这样才能吸引投资人,拉到投资。
而奔波于湖泊与村庄的经验,才能因地制宜的建立更适合村庄的供水管道系统。
并且当你赚到第一桶金后,才能安顿好家人后,没有后顾之忧地去做你想做的事。
当有了前期这些积累,这时才进入牛人后期的比尔阶段,水到渠成的拉到投资,建系统,把钱赚了。
成功学鸡汤有毒在于它会理所当然的忽略一些细节,而这些细节恰恰是成败的关键。
同样的,值钱的事和赚钱的事也是分阶段的。
又赚钱又值钱的事情,对于普通人、自由职业者、小团队,几乎是可遇不可求的。就算遇到了,也不一定就能抓住。
而不赚钱却值钱的事情,能拿到融资或有资源维持还好说,没有资源就是坑自己,坑队友了。
对于大多数普通人,做点赚钱但不那么值钱的事情,积累了初始资本,才能去考虑一些不赚钱却值钱的事情。
如果现在生存都是问题,谈未来的值钱又有什么意义呢?因为你根本坚持不到最后!
这么多年的网上创业经验让我深知,如果连续3个月不赚钱,99%的人都会选择放弃。
如果上来就教一些网站运营这一类高难度、盈利周期长的项目,恐怕没几个人能坚持下去。这可是很多创业者血的教训和经验总结。
一些牛人,做事情,不管赚不赚钱,值钱是前提,因为他们已经用牛逼的经历证明了自己,也积累原始资本了。
大多数普通人就没那么幸运了,先解决生存压力,先赚到钱,再考虑做的事情是否值钱,会是更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