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不想上班”

这种现象的背后,是两种力量的交织与拉扯:

1.  外在诱惑:信息洪流下的“自由幻象” 

* 社交媒体无时无刻不在编织“不上班”的诱人图景:自由职业、内容创业、被动收入...仿佛遍地是黄金。

* 海量信息轰炸,不断暗示“趁早另谋出路”,渲染失业浪潮,鼓吹“逃离职场”。

* 大量人群涌入“自媒体创业”等社群,渴望找到捷径,幻想一夜之间同时攫取自由与财富(兼得鱼与熊掌),却常常低估了其中的艰辛与不确定性。

2.  内在挣扎:方向迷失中的现实枷锁

* 个体或许已悄然转变了人生航向,不再认同传统职场路径的价值。

* 然而,世俗眼光的标准(如“成功”定义)与经济生存的重压,如同无形的锁链,将他们牢牢困在原地。

* 我于是深陷矛盾漩涡:一边是内心对“不上班”生活的向往或对现有工作的排斥,另一边是现实责任的步步紧逼,导致持续的精神内耗与无力抉择(不得不每天纠结)。

简言之,是“看似无限可能”的外部信息催化了脱离轨道的渴望,而内在价值观转变与现实生存需求间的巨大鸿沟,则制造了难以摆脱的焦虑与停滞。这种“不想上班”并非纯粹的懒惰,更多是理想出路与现实压力撕裂下的迷茫与困顿。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