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上一篇分享初学摄影心得的文章里提到新买了一本关于摄影基础的书籍,这几天我就在看这本书。
因为有一定的摄影经验,所以书里的一些基础名词我比较容易理解,当然也归功于作者简单易懂的用词。就如同前言里所说的,市面上一些摄影书籍并没有太好的逻辑将摄影这一庞杂的系统梳理起来,所以我一直在犹豫究竟买怎样的书来补充我缺少的部分理论知识。但自从在某公众号上看见这本《摄影笔记》的连载之后,我毫不犹豫地下了单,把书买回来了。
从书名上来看,就可以感觉出些许不同,之所以叫做笔记,自然不单单有技术流的内容,还有作者本人的感悟与总结,所以对于我们来说更实用,也更“亲切”。
因为是自学,所以做一些笔记是必须的,结合自己的理解做一点标注,然后为自己设计课题巩固理解。这篇《摄影笔记》的笔记初衷就是如此:一来为自己总结,二来把自己的理解分享出来,方便和其他喜爱摄影的小伙伴学习探讨。
作者宁老师把摄影分为了几个部分来叙述讲解,我的学习笔记也跟着这几个部分来记录。宁老师在开始讲述之前特意为我们解释了什么是摄影,怎样的照片才算好照片。
一张照片被创作所需要做的3件事:
1、到达并发现某个场景。
2、熟练操作相机。
3、用自己的摄影技术将这个场景尽可能地表达好。
(内容摘自《摄影笔记》)
摄影需要读3本书:
1、相机说明书。
2、《摄影笔记》。
3、人生。
(内容摘自《摄影笔记》)
好照片虽然难定义,但是都有3个共性:
1、有明确的主题。
2、有鲜明的主体。
3、简洁的画面。
(内容摘自《摄影笔记》)
我们需要读的3本书对照的正是创造照片的过程。先来说说这3本书,第二本暂时先跳过,因为正读着呢。第一本相机说明书,可能很多人都会跳过。我也不是购入相机后的第一时间才看的,由于要找某个功能,很久之后我才补看了说明书。好好学习说明书其实是很必要的,因为可以帮助我们熟练掌握相机的操作,并不遗漏任何一个隐藏功能。了解我们的摄影工具,才能为以后的摄影练习提供更好的服务。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关于最后一本书“人生”,真是需要穷极一生的时间来阅读了。为什么同样一个地方,有些摄影师能够发现独特的视角?记录抓人眼球的一瞬间?这些为什么的答案都与“人生”这本书有关。这也是宁老师在《摄影笔记》中提到的:摄影真正难的是“到达并发现某个场景”(语句摘自《摄影笔记》)。而“人生”这本书正是帮助我们解决这个问题:阅历的积累,丰富的经验,开阔的眼界,等等。
至于好照片的3个共性,之后我的学习笔记中会提到。所以,接下来就正式进入《摄影笔记》的学习笔记部分。
摄影需要考虑的4各方面:
1、取景。
2、曝光。
3、虚实。
4、构图。
(内容摘自《摄影笔记》)
取景被宁老师放在了第一部分,自然就是最最基础的。宁老师在最先给我们介绍了市面上最常见的3种相机类型:单反、微单(无反)以及数码相机(小DC)。很多打算开始学摄影的小伙伴都会纠结是买单反还是买微单,我总结宁老师的笔记,得出如下经验:
1、不差钱的可以买全画幅的单反。
不管今后会不会朝专业的方向发展,全画幅都是最优的选择。但是因为它很贵,所以小伙伴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情况来决定。
2、实惠一些的可以买尼康APS-C画幅的单反,或是奥林巴斯、松下的微单。
宁老师也在书里说了,其实微单的优异画质与单反没有什么差别,大多数摄影师已经完全可以用微单来满足自己的摄影需要。什么意思?意思就是,如果只是满足兴趣爱好,那么不用在微单和入门级单反之间纠结,两者其实是差不多的。
那么我为什么推荐的是尼康的单反和奥林巴斯或者是松下的微单呢?我自己明明用的是尼康的微单啊。因为我看了宁老师的书才知道传感器的大小尺寸直接影响了镜头的等效焦距。
等效焦距又是什么东东?和镜头上标注的焦距有什么区别?
镜头上标注的焦距一般是实际焦距,而等效焦距简单来说就是镜头连上我们的相机以后,拍摄时所呈现的有效焦距。找个其他领域的来做说明可能更容易理解一些,两者间的关系就好比房间的建筑面积和使用面积。
建筑面积=镜头上标注的实际焦距。而使用面积=等效焦距。这样说是不是就好理解了。根据不同传感器的尺寸大小,镜头的焦距也会有不同程度的截取。
以下是宁老师在书中列举的普遍被使用到的传感器尺寸与转换系数。
1、全画幅尺寸:36mm*24mm,转换系数:实际焦距*1.0。
2、索尼、尼康、宾得APS-C画幅尺寸:23.5mm*15.6mm,转换系数:实际焦距*1.5。
3、尼康APS-C画幅尺寸:22.3mm*14.9mm,转换系数:实际焦距*1.6。
4、奥林巴斯、松下M43画幅尺寸:17.3mm*13mm,转换系数:实际焦距*2.0。
5、1英寸(比如尼康1系列)画幅尺寸:13.2mm*8.8mm,转换系数:实际焦距*2.7。
(内容摘自《摄影笔记》)
可以从以上转换系数看出来,全画幅的传感器把镜头的实际焦距最大化,并没有截取。这也是为什么不差钱的话,可以买全画幅的单反的原因。
拿我的尼康J3来举个例子,我现在用的是10mm-100mm的变焦镜头。10mm-100mm是镜头的实际焦距,但是由于J3的传感器使用的是1英寸的画幅尺寸,所以镜头的实际焦距需要*2.7来转换,该镜头的等效焦距就是27mm-270mm。所以,看似广角端10mm是超广角焦距(焦距在24mm以下),但实际上呢?实际拍摄中是广角焦距(焦距在24mm和28mm。)。这就是为什么我每次仰天拍树林都不能把树林拍得看上去很高的原因,学习了《摄影笔记》之后,我终于明白了。
这也是为什么我自己用着尼康微单,却推荐另外两个品牌的微单。因为另两家的传感器尺寸比尼康大啊!坑爹的!
来补充一下广角端和长焦端的概念。这是变焦镜头才有的两端名字,广角端就是镜头上标注的较小的那个数字,长焦端自然就是标注的较大的那个数字。
另外还要补充一个概念,就是35mm和135mm。
看上图,有效视角约2.7倍,就是宁老师所说的等效焦距,转换系数2.7,所以传感器的画幅尺寸便是1英寸(13.2mm*8.8mm)的。那么相当于35mm格式是什么意思?
35mm格式胶卷是德国人奥斯卡·巴纳斯在其发明的徕卡(Leica)小型照相机上使用的,高度为35mm打孔电影胶片。从此,35mm电影胶片就成了相机胶片的一大标准。这种胶卷的高度为35mm,由于上下打孔,所以有效高度为24mm,单幅感光面积为36mm*24mm。1934年,柯达公司引进一次性的胶卷盒,称为135胶卷。其中,1表示一次性,35表示采用了35mm的电影胶片。(内容摘自《摄影笔记》)
这下,我是彻底搞明白了。35mm是当时使用的胶卷规格,而所谓的135胶卷,其实是1次性+35mm胶卷。明白了这些,以后买相机就能看得懂重要的技术参数了。看懂参数,也就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挑选相机,不会花冤枉钱。
感谢宁老师用这么简单的话语告诉我们这么重要的只是。老扬以前也百度过35mm的含义,但是并没看太明白,也有可能那个时候刚开始学拍摄,并没有太多的实践经验来让我理解这样的名词解释。
另一个被宁老师矫正的知识体系就是透视与畸变。透视最简明扼要的说明就是近大远小。而使用长焦镜头拍摄出来的照片,因为离被摄者远,使用长焦端以后距离被压缩,所以画面会显得扁平。
所以总结一下:透视和焦距没有直接关西,只与拍摄距离有直接关西。离得近,透视强烈;离得远,透视不强烈。
但是焦距与透视有间接关系。使用广角将主体在画面中拍摄同样大小要离得近,因为离得近,所以透视效果强烈。使用长焦镜头将主体在画面中拍摄同样大小要离得远,因为离得远,所以透视效果不明显。(内容摘自《摄影笔记》)
所以,我现在才明白那些超级大的月亮是怎么拍出来的,只需要有一只非常大的镜头!
畸变也不是只有在长焦端才会出现,广角端同样会出现。区别透视和畸变最简单的办法就是通过直线来判断:畸变是让直线变曲线,而透视只是让竖线变斜线。(语句摘自《摄影笔记》)
以上这些内容,只是在为之后正式开始拍摄做基础铺垫。宁老师在这一节的最后安排的内容自然就是拍出好照片的第一步:取景。
宁老师介绍的取景的基本思路,首先是确定取景范围,再来确定取景角度。
取景范围我们要遵循的原则只有这样一条:能够明确你的主题,突出你的主体,简化你的画面。
取景范围一定要为明确主题、突出主体、简化画面服务。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明确主题。
取景角度也是帮助我们达到“明确主题、突出主体、简化画面”这个目的的重要手段。(内容摘自《摄影笔记》)
“明确主题、突出主体、简化画面”这3点是不是觉得有点眼熟?是啦,就是“好照片”们的3个共通点嘛!要满足前两条原则并不难,难就难在第三条。其实摄影和写作一样,都是做减法。写作中,和塑造人物无关的内容,删!对主线发展没有推动作用的删!语句要求简练简练再简练,总之无用的删掉就对了。
摄影也是一样,和主体无关的,删!妨碍主体突出的,删!各种删,太难,太疼了!有过删减经验的小伙伴一定同意,做加法不难,难就难在做减法。但是,摄影比写作好一点点。因为根据我们拍摄时确定的主题,适当的增加一些画面内容也是可以的,当然是在为主题服务的前提下!无关的话,还是得删!(哭死……)
所以,按下快门前,1、先确定我们要拍什么。2、然后再想想怎么拍能够突出这个“想拍”的内容。3、将取景器里和“主体”无关的内容统统减掉,保留可以突出“主体”的辅助、衬托性质的内容。然后,按下去!
第一部分“取景”的理论内容就学习整理到这里为止了。我为自己设计了两个课题,为了使我能够充分理解以上的理论知识。
课题1:透视练习。
设计原因:初步看了一下我之前拍的一些照片,涉及到透视内容的并不多。是嘛!因为之前压根就没有这个概念。所以我特地设计了这样一个课题,用我新买的32mm的定焦镜头进行练习。
课题2:取景思路的练习。(练习1:前期拍摄。练习2:后期裁剪)
设计原因:取景思路需要在拍摄的一瞬间完成,因为很多主题都不可能让我们一一仔细想清楚了以后再按快门。所以,养成正确良好的取景思路相当重要。养成习惯最好的办法自然就是——多练!当然,另一个练习思路的方法就是后期裁剪照片,理清哪些和主体无关,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