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侘(chà)寂,怎能明白生命的含义

       由于工作关系会经常接触到柴烧、接触到茶道,因此就总会看到两个关键字———“侘(chà)寂”

      侘寂这个词,是日文wabi sabi的译文,在很多资料里有很多关于它的解释,表述不一。不管是从美学的角度、从茶道的角度、从生活的角度、甚至从哲思的角度,很多都谈了他们对侘寂的理解。

      看的资料越多,了解得越多,越觉得大家都应该要注意到这个词。

      侘寂——它从来不被人们所注意到,但却无时无刻的出现在你的生命当中。

     若不懂侘寂,怎能明白生命的含义!


        侘寂是种大家都明白,而大家又都说不清楚的概念。

        那么要想知道一点它,不妨从它的几个层面来聊聊,说说它要传达给我们什么意念?

首先,侘寂给我们的感官体会是什么?

         有很多的词,质朴的、朴拙的、粗糙的、凋零的、黑白的、灰黑的、水墨的、朦胧的、非美的……因此你能想到,堆砌的柴火、古朴的柴烧、门前的木头板子、路边角落的青苔、斑驳的墙面……

        那侘寂所能呈现的单单就这一点吗?把“侘寂”(wabi sabi)分开看,wabi代表着空间,sabi代表着时间。

        所以它能呈现给我们的反而应该不是一张图片,一个画面,一个区间……它所呈现的一定是一种时空的持续状态。

        在茶道之父千利休的故事里,有这么一段去解释了一下侘寂:打扫满是落叶的庭院,将落叶扫干净,再摇晃些许落叶下来,这就是侘寂。

         刚开始看,有点难理解。那么简单的说一下,一个苹果,你放在桌上,然后看着它烂掉,so你看到了侘寂。

        所以侘寂一定给你呈现的是一种凋零的、慢慢消亡的状态。


其次,侘寂为什么值得关注?

        有人肯定会问活得开心点不好吗?既然侘寂传递给我们是是种看起来让人比较忧郁的状态,为什么还值得关注?

        这就不得不归根溯源一下,了解一下为什么要去关注禅寂:

       很多资料里“侘寂”又被很多人称为“禅寂”。

        禅寂这个词出自《维摩诘经》,因佛教道教以寂灭为宗旨,故谓思虑寂静为禅寂。

       而《维摩诘经》是大乘佛教的早期经典之一,宣扬在世俗生活中如何修炼,心净佛土净、在欲而行禅、处染而不染、无住而生心。

       因此,侘寂要传达给我的如何在世俗中生活!理解了侘寂,必然知道如何去应对尘世间的苦难,这个词代表这一种生活哲学。

最后,侘寂要传达给我们什么样的生活哲学?

        说了那么多,仿佛没能让你理解到核心,那就是侘寂到底说了些什么?

        在我看来,“侘寂”是无所不包的一个词,海纳百川,侘寂是给你传达的是如何从“无”到“有”再到“空”的一个过程

        NO1,侘寂跟你解释了什么是“无”的概念!

        “无”解释了自然属性,讲的是消亡、凋零……,讲的是万事万物从“无”发展而来,又走向了“无”的这种自然规律。

        “无”解释了对死亡的思考,生毅偶然,死是必然。有是偶然,无是必然。

        小到一个家族命运、大到一段历史记忆,生命也好、名利也罢,万事万物都是借你而行,结局都是相同。

        NO2,侘寂又跟你讲了什么是“有”的生活!

        “有”乃是去掉所有不必要的,削减到本质的生活!就像当时千利休所推广的茶道,不是什么繁缛的标准化的茶艺,一定是极简的茶室,古朴粗糙的茶具,自然的喝茶方式。

        “有”还是一种物质贫乏但精神富足的生活状态。

        从物质得到的快乐等同于不受物质约束的快乐,是一种平衡感很好,什么都不多,什么都不少的生活方式。

        NO3,侘寂最后给你讲到的是“空”的哲学观念!

        在得知了侘寂所传达的“无”和“有”之后,那么我们应该怎样运用到生活中?这就得聊到“空”的哲学观念。

        老子《道德经》十六章中,其实已经把侘寂说的“空”阐释的非常清楚了,可以说一定程度上说的就是“侘寂”。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心灵保持虚极静笃的状态,不受其他影响,用此心态去观察事物循环往复的规律,明白自然内在的驱动因素。

        这是老子告诉人们在尘世中求道的方法,也是禅寂的《维摩诘经》告诉人们的修炼方法。

        同时,这也是侘寂告诉我们的生活哲学——去掉那些不必要的外在,追求内心的富足,保持内心的静笃,方可在纷繁复杂的尘世间活出一股子仙气来!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第一次听说Wabi-Sabi是在《演说之禅》一书里,作者Garr Reynolds说自己在日本青森县学习茶道的时候...
    简小静阅读 12,512评论 2 10
  •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是人们对于杭州的美称。杭州自古简称临安,是南宋的首都,宋室南迁以后,杭州成为南宋人日常起居...
    书画艺贰叁阅读 3,115评论 0 7
  • 在日本文化的根基中,充满了出世离群,未经雕琢的残缺之美和轻欲寡言、谦逊而克制的温柔。日本的料理文化诠释了日...
    Deborah_阅读 2,925评论 1 3
  • 楚国讨伐宋国来救援郑国。宋襄公预备迎战,大司马固,也就是子鱼上前进谏说道:“上苍舍弃商朝已经很久了,现在您却要复兴...
    耑意儿阅读 592评论 0 1
  • 01 朋友结婚的时候,我们一行人闹哄哄地去参加婚礼。婚礼现场除了备桌之外,多空了一桌出来。走近了看,才发现,那一桌...
    萧萧依凡阅读 1,424评论 4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