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是我最喜爱的教学著作。源于一次青年教师的评比活动,我和这本书结下了不解之缘。书中每条谈一个问题,既有生动的实际事例,又有精辟的理论分析。文字深入浅出,风趣幽默,引人入胜。比如第十四章的标题就是“不要把学习之母变成后娘”,类似的语言不胜枚举。不同于其他教育专著的枯燥深奥,这本书能通过最浅近的语言讲述儿童和青少年的心理特征,提出的问题都非常贴近现实,给出的解决办法也是落到实处,而不是似是而非,含糊其辞,缺乏操作性。因此,我和他“一见如故”,每次翻开都有茅塞顿开之感。这本书虽然大部分研究的是儿童心理,教学案例大部分也都是关于儿童的,但是作为高中老师,我也受到了不少的启发。
一、广泛阅读是学习致胜的法宝
这里的广泛阅读分为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和教师本身的阅读两个方面。苏霍姆林斯基在这本书中将阅读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文中在多个章节用大量的篇幅谈到了阅读的作用和阅读的方法。首先是学生的阅读。在第三章“教师的时间和教学和阶段的相互依存性”中,苏霍姆林斯基就说到:“30年的经验使我深信,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在第六章“谈谈后进生的工作”中,他说到“儿童的学习越困难,他在学习中遇到的似乎无法克服的障碍越多,他就应当更多地阅读。阅读能教给他思考,而思考会变成一种激发智力的刺激”;在第二十章“不要让能力和知识关系失调”中,他强调:凡是没有学会流利地、有理解地阅读的人,他是不能顺利地掌握知识的。……第十八章和第十九章更是整篇地谈论阅读对于学生的意义。他认为,阅读是治疗一切学科学习困难的“灵丹妙药”,如果你听不懂数学,那就找几本数学类的科普读物,你在头脑中构建了数学的思维体系,“因为你在课外阅读的这些东西里,有千万个接触点,是跟课堂上所学的教材相通的。这些接触点,我们可以称之为“记忆的抛锚处”。它们吸引着必修的知识向着人们周围的知识的海洋伸展开去。”阅读了大量的相关书籍,很多难题会迎刃而解,你的学习也就会越来越轻松。
现在学生不是正缺乏这种阅读精神吗?学生常常感到某一科非常困难,却没有意识到这种困难是与阅读有关。我在教高一的时候,在班级里进行了阅读调查,班级里80%的同学没有读过10本完整的书,其中有30%从来不读课本以外的书籍。这30%的学生无论在书写上还是在理解力上都是令人堪忧的。当我听到学生问“曹雪芹是男是女”时,我是瞠目结舌的;当学生说读不懂《祝福》的时候,我是痛心疾首的;当学生说不知道“卧薪尝胆”的典故时,我是悲哀的……当大部分学生都没有读过《红楼梦》的原著的时候,很难想象学生会对《林黛玉进贾府》有多么透彻的理解。苏霍姆林斯基说,学生要在小学阶段读完100-150本书,这个数量有多少学生能达到呢,如果能完整地看完这些书,恐怕语文的学习乃至其他科目的学习也是特别轻松的事情了吧!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