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迟满足】——写于2018/10
儿子今年四岁多,十一月份就快五岁了。很多人夸他懂事,因为他特别好沟通,从来不耍赖不撒泼。
后来我想了想自己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之中最对了什么,我想到了延迟满足。
有科学家做过一个实验。在幼儿园里召集一批孩子们坐在一个小房间里,给孩子们每人发一块糖果。告诉他们:你有两个选择。可以吃了这块糖。还可以选择忍耐20分钟再吃,那样的话他就可以再额外得到两块糖。
有的孩子选择了当下就吃,因为糖果的诱惑实在是太大了。
有的孩子选择了等待,他们等到了二十分钟,也等来了二十分钟的奖励。
也有的孩子刚开始选择了等待,但是后来他们看到那些已经吃了糖果的孩子们甜蜜的表情,他们忍不住了,也选择了吃糖。
十几年后,科学家在找到那些孩子们,他们发现那些能够等到最后不吃糖的孩子,事业更成功,生活更幸福。
等不了的孩子往往不够自律,因为在他的生活里他总是等不及。而往往不能够更好的去规划眼前看不见的好处。
在孩子三岁左右的时候,我开始训练他的延迟满足。在想吃零食、水果的时候,我会告诉他宝贝稍微等一下可以吗,等妈妈五分钟可以吗。等五分钟可以得到两个水果。
然后在他能接受五分钟以后再慢慢延长到十分钟,二十分钟。
在之前,我家的玩具很多,但是儿子却有个很奇怪的现象,新玩具拿到手很快就没有新鲜感了。
于是在他要买玩具的时候,我开始试着使用延迟满足。而且慢慢形成了一种属于我们母子的逻辑分析模式。
儿子:妈妈,我想买一个迪迦奥特曼。
我:哦,宝贝,你想要买一个迪迦奥特曼啊~【此时还是慈母脸】
儿子:嗯,是的妈妈,我最喜欢迪迦奥特曼了。
我:哦,是这样的啊。那妈妈记得你上一次买了一个泰罗奥特曼,也是说的最喜欢泰罗了,然后买回来第二天就不和他玩了。是不是呢?
儿子:嗯……是的妈妈,可是我真的喜欢迪迦奥特曼!
我:妈妈记得上次告诉过你,你只是对这个新玩具有点好奇,不是真的喜欢哦。所以我们要过几天看看你到底是好奇还是真的喜欢迪迦好不好?
儿子:好吧妈妈……
【此时的我一脸窃笑,捏哈哈哈】
两天后
儿子:妈妈,我想要买一个哨子!
我:宝贝,想要买哨子啊?上次你好像说的是想要买一个迪迦奥特曼的哦!
儿子一脸谄媚:哈哈,其实我只是对迪迦有点好奇,现在我发现我是真的喜欢哨子!我要买哨子!
我:哦……【我又重复了一遍上次的话,请他等待几天看看自己对哨子是不是好奇。】
三天后
儿子:妈妈,我还是想要买一个哨子~
我:宝贝,还是想要买哨子啊!
儿子:嗯嗯,是的妈妈,我不是好奇,我是真的喜欢哨子哦!
我:嗯嗯。这个可以考虑。你确定了是吗~
儿子:确定确定~
于是,一个和谐的约定达成了。讲真,我用这样的方法省了好多买玩具的钱。【捏哈哈哈哈,窃笑脸】
反正只要是儿子要买玩具,我就会各种拖延。当然了会以各种合理的理由哦。
最近我做了一个更变态的训练。儿子又要求我给买玩具,我不给买。因为他买回来的玩具仍然是两天新鲜感就过去了。他去缠他爸爸,娃爹很不耐烦的说:买!过两个月再买!
儿子瞪眼:两个月是多久啊?
我看着儿子满脸期待的样子,说:宝贝,虽然你很像买玩具。很像拥有这个你爱的玩具。同时妈妈看到你买来的玩具仍然玩两天就放那了。所以我和爸爸都决定两个月以后再买。
楞了一下,我又说:两个月就是过七个星期天。
儿子做了一个翻白眼的动作。看了看我的严肃认真的表情。走开了。
然后每天都来软磨硬泡。
其实我开始的时候就是顺着娃爹的话一说。没想着真给他搞那么久。
所以后来他每次问我还剩多久可以买玩具的时候,我就随口一说:还有58天,56天54天……后来看他自己越来越认真的时候,我开始认真的开始给儿子倒计时了。
在这一个多月的过程当中,儿子的愿望变了无数次,刚开始想要水枪,后来想要推拉的会咬人的大夹子,再到滑翔飞机,我总是在提醒他要确定到底自己喜欢什么,提醒他要注意自己是好奇还是真的喜欢。不过目前为止没有哪个玩具可以喜欢超过五天的。
正在引导他把想要的玩具转换到书上去,因为玩具玩玩就没有新鲜感了,而书却总能带来不一样的发现。
到今天为止,还有17天就到他的最后交付期限了,他对十七天没什么概念,不过他知道的是再过三个星期天就可以买玩具了,因为他知道每周上五天课,休息两天过周天。
期待这一天的到来,相信宝贝以后会是一个能够耐心等待的人。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也在不断的发现我自己,觉察自己生活当中的不足,让自己也学着做一个能够延迟满足、更好自律的人。
20世纪60年代,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家做过一个实验。在幼儿园里召集一批孩子们坐在一个小房间里,给孩子们每人发一块糖果。告诉他们:你有两个选择。可以吃了这块糖。还可以选择忍耐20分钟再吃,那样的话他就可以再额外得到两块糖。
有的孩子选择了当下就吃,因为糖果的诱惑实在是太大了。他们可不愿意等,一会也不能等。
有的孩子选择了等待,他们有的不看糖果,有的趴下假装睡觉,有的自顾自玩耍,终于等到了二十分钟,也等来了两块糖的奖励。
还有一部分孩子刚开始选择了等待,但是等了一会等不下去了,把糖吃了,也没了后来的奖励。
实验证明能够耐心等待的孩子往往更有忍耐力,能够在以后的生活中取得更大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