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与刀

菊与刀
本书是二战结束前夕,作者为了回答美国政府提出的出个问题而写:日本政府是否会投降?美国是否应该像对待德国那样,全面攻占日本本土。

菊是日本皇室家徽,刀是武士道文化的象征,二者象征日本文化精神中矛盾的两极,恬静淡然却刚烈残忍。

本书主要论述的点:1.要不要废除天皇?

日本人的等级秩序:
日本人对天皇的崇拜,和德国人对希特勒的崇拜是两码事。在日本人心中,天皇不是凡人,而是日本民族最高精神的化身。而天皇制这个制度,保证了这种精神一代一代地传递下来,而希特勒是通过选举上台的凡人,他也不可能通过世袭,来代表德意志民族的最高精神。

天皇制代表的是秩序井然的等级制,这个等级制背后的精髓是”各安其分“。说的就是高贵优秀的人应该统治别人,贫贱卑劣的人应该被优秀的人统治,而天皇,就是这个秩序的顶点。这也是日本人的世界观,整个世界应该按照这种等级制来排列。
    
日本人的这种等级观还体现在国际协议中,如:在德、意、日三个轴心国签订的同盟条约里,日文版前言说,世界各国”各得其所“是持久和平的前提。又如:日本偷袭珍珠港后,日本特使向美国政府递交的声明里也说”使万邦各得其所“是日本坚定不移的国策。
    
”使万邦各得其所“就是所谓的大东亚共荣秩序,在这个秩序中,日本精神作为最优秀、最纯洁的精神,应该领导世界,引领亚洲同文中种的弱小国家走上文明道路,最后再把这个秩序推广到西方。但是,这些国家并不认同日本人深信不疑的这套秩序。

恩:
日本人认为一个人从降生的那一天开始,就欠下了”恩“,这些都是要偿还的,这是社会风俗需要这个人偿还的,所有人都会盯着这个人。而所有恩中,最大的是皇恩,因为有幸生在日本,安居乐业,万事称心,就欠下了对天皇的恩;其次是父母的养育之恩。日本人受到别人的恩时,内心会生出巨大的强制约束力,他感到必须回报这种恩情,否则就不配为人。

比如:一个人出生要感谢父母、爷爷奶奶,这是一个人欠下的恩,为此这个人对自己的父祖辈负有责任,包括尽孝,捍卫家庭名声等。

再比如:一餐一饭,都有农民种植的辛劳;一衫一帽,都有女工纺织的艰辛,这也是一个人欠下的恩。

恩文化来自中国文化,但是恩文化没有接受中国文化的核心——”仁“。在中国的道德体系中,”仁“是所有道德的核心,忠孝的基础是君仁而臣忠,父慈而子孝。
但是日本文化却没有把”仁“放在一个较高的位置,日本人对天皇和自己主君的忠诚越是无条件,代表他们越高尚。出于这个原因,作者认为美国不应该废除天皇。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作者:【美】鲁思·本尼迪克特 第一章:任务——研究日本 why研究日本? 1.知己知彼:了解日本人的思维和感情习惯...
    旋风芝士小土豆阅读 534评论 0 0
  • 很多国人对日本以及日本人没有什么好感,甚至厌恶这个国度,这些都源于我们有小到大所接受到的教育以及各类媒体上的负面信...
    邹添华007阅读 613评论 0 0
  • 恬淡静美的"菊"是日本皇室家徽,凶狠决绝的"刀"是武士道文化的象征。说到日本,恐怕很多中国人马上会想到鲁思·本尼迪...
    西子锋哥阅读 809评论 0 0
  • 1.恩与报恩 日本人总认为自己是“负恩者”。对天皇、上级、父母、亲戚、朋友,以及在日常生活中他们所接触到一切人,日...
    心如明镜子阅读 611评论 0 6
  • 《菊与刀》买了很久,闲置在角落里很久就是提不起兴趣看它。几番当作人情送出去结果又回到自己这里。索性逼上梁山,开始看...
    厦羽阅读 370评论 5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