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食肉的girl(来自豆瓣)
来源:https://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uri=/note/694498125/
今天看书时翻到了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根据他的理论,人的道德水平在9-20岁时有两个阶段。
一是寻求认可定向阶段(也称为"好孩子"定向阶段,凡是大众认可的都是对的,而得不到大众认可的则是错误的)。
二是遵守法规取向阶段。
我的脑海里浮现了发生在我高三的事,确实很贴切这个理论,同时我也想起了我高三的班主任,心尖还会泛着点疼。
我一直不认同他的教育方式,但以前在知识、心智各方面都不具备反驳他的能力,我也很懦弱,现在还是不敢当着他面反驳,因为我 结巴。
所以我只好写出来了。
时间记得不太清晰了,事情发生在高三那年的感恩节还是教师节来着,反正就是要对老师感恩的日子。
我们班是A班,学生对老师的感情可以说非常弱了,学生也都蛮高傲的,而且是一心一意刷题备战高考,班集体也没有其他班的那种融洽、和谐、温暖和团结,而是冰凉凉的竞争和以成绩说话。
我在那个班成绩倒数,每天的试卷和每周的测试让我处在内心尖叫、害怕、怯弱、敏感、神经紧绷的状态,且我本性又好强、自尊心也强,所以我每天都站在随时崩溃的边缘,也极度没有自信和不知道自己的价值在何处。
班主任是政治老师,那天他一直在说感恩的重要性。告诉我们作为"好学生"就要去感恩,不感恩的人不是"好学生",以后出了社会也不会成功,从这个节日感不感恩就可以看出你这个学生是怎么样的,反正就是要让我们去感恩。
我感受到了平等,因为这不用以成绩说话,我就会有价值,所以当天我买了贺卡,真诚地写上了我的心里话,写上了我对老师的感激,想着我也可以做"好学生"了,心里终于有了点阳光。
可是第二天,阳光又被阴霾覆盖,且更加浓重的黑暗。
班主任站在讲台上,说起前一天的节日,面无表情地看着大家说"你们这些人啊,我怎么说都不去做,成绩好也要学会感恩呀!",然后头一偏 说"而有人啊,我不说就不做,我一说就去做,就是典型的指一指拜一拜,不指就不拜"。
周围的人哄然大笑,我跟他对视一眼就快速低下了头,耳边的谈笑声忽远忽近,压着我的头不断地靠近桌面。
我不敢抬头,不敢让别人看到自己掉眼泪,害怕别人又来笑话我矫情,矛盾的心理让我维持了一节课的低头状态,下了课,我也不敢抬头,怕别人会看到我的眼睛,就索性将脸靠在手臂上,让眼泪印在衣袖,头也不敢动,生怕别人看到我在擦眼泪和鼻涕,忍着抽泣声。
我觉得自己是没有用的人,不能成为一个"好学生",成绩不好品德也不好,并且想着以后再也不要去做老师期待的事了。
一直到高考结束了我的高中阶段,我都在害怕和压抑里度过,而高考一结束,我就逃离了可以看见同学和老师的地方。
整个暑假,我都在隐身,看着别人在欢呼、在聚会、在玩耍,我在别的地方躲着,不敢用力呼吸。
后来我再也没有跟高三的同学和老师联系过,也没有再踏进那个学校。
作为成年人的我,回忆起以前,发现自己可爱又幼稚,还有点矫情。
现在我算是彻底跟成为一个"好学生"绝缘了,心智成熟了,就不需要通过别人的认可来确认自己的价值。
但是却更加坚定老师是一个高要求且对学生影响极大的职业,不是什么人都能随便去做从事,没有包容与理解,只会带来创伤,因为谁都不知道那个学生是不是脆弱又敏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