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12

逢人不说人间事,便是人间无事人。

人世间的诸多烦恼,有时就在说与不说之上。

一个人管住嘴,便能控制自己的人生。

纵观苏轼的一生,恰恰印证了这句话。

逢人不夸耀自己的能力

明朝大思想家吕坤曾言:“古今成大事者,无一不是心平气和、沉稳谦逊之人。”

他叮嘱世人要牢记“三忌”:“气忌盛,心忌满,才忌露。”

苏轼自小便有“神童”之称,十几岁的时候,已遍览诸子百家,20岁考取进士,为“百年第一”。

年纪轻轻便取得惊人的成就,苏轼不免有些飘飘然。

于是经常出席各种诗文唱和的场合,逢人便彰显自己的才华。

他自诩知识渊博,才智过人,认为按自己现在的水平,可以称得上“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了。

于是大笔一挥,在经常接待客人的书房门上,写下一副对联:

识遍天下字,

读尽人间书。

一日,一位长者登门拜访。

当老人被人带到书房,看了书房门上的对联时,不由得微微一笑,然后,从袖筒中拿出一本书来,十分谦恭地向苏轼求教。

苏轼打开一看,是一本古书,不要说自己从没有读过,就连里边的字,也有许多不认识。他不得不面红耳赤地低下了头。

那位姓朱的老人见状,便笑着说:“天下那么多书,也许有公子没见到过的,我再去请教别人吧,就不难为你了。”

苏轼听了,顿时如芒在背,羞愧得无地自容。

待把老人送走后,他快步回到书房门口,将那副对联撕得粉碎,然后回到屋中,又重写了一副,贴在书房的门上:

发愤识遍天下字,

立志读尽人间书。

从此以后,我们再也没有见过那个骄傲自满的少年,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生谦恭、学无止境的大文豪。

《道德经》中说:“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眼里只有自己优点的人,就看不到别人的优点;自以为是的人,就听不进别人的话。

越是厉害的人物,越懂得低调,把世界放大,把自己变小,别太把自己当回事。

只有以永远以学习的心态,不断学习,才能拥有更加美好的未来。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七律榜 第一 火锅 / 渔唱起三更(八闽诗社) 循天霜气漫相摧,聊荐红炉就冻醅。但乞肴蔬同入镬,长吁寒暖一持杯。 ...
    张成昱阅读 685评论 0 8
  • 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子貢曰:「《詩》云:『如切如磋,如...
    7ad9c3a8270a阅读 201评论 0 0
  • 不知不觉到了7月,度平静的一天后,晚上赶去电影资料艺术馆看了好评如潮的《云中漫步》,只是因为在工作之余让自己依然对...
    毛mokin阅读 455评论 0 0
  • 本篇是鸡肋,但是满满干货,由于近期没有拍摄,但是会在网上关注摄影 记住,都是干货,掌握以后,拿着手机就可以给女票拍...
    alin123阅读 298评论 0 0
  • 今天的面面是有灵魂的~ 上午两个小时加了个位数的人内心深处有点忧伤,中午的时候步行去了新光天地,感觉B1层的盛况比...
    一只可爱的橘子阅读 160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