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家谱追寻先辈诗礼遗训 览序跋细品家族翰墨清芬

——拜读苏皖缪氏汇公总支武陵堂宗谱感想

        “家谱卷帙,岁月留声。”家谱恰似一卷绵延不绝的历史长轴,每一处记载都镌刻着岁月的回响,承载着家族代代相传的记忆。犹记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族伯善诚(名善程)公于三修谱序中谆谆告诫:“祖宗创立的家谱,子孙若不能世代守护、推广扩充,就算不上孝顺。”今日捧读汇公总支《缪氏宗谱》,才深刻领悟到,这一卷卷家谱,皆是历代先祖践行孝道、守护家族世系传承的心血结晶。

        自康熙七年(1668年)起,七世祖镇公开笔创谱,经道光、光绪,迄公元2021年,三百五十余载星霜更迭,家族世系昭穆井然有序。这不仅是时间的累积,更是一种家族精神的延续。这份精神,淋漓尽致地体现在历代修谱序跋之中。翻开前三修家谱的序跋,先辈们的文字如明珠般闪耀,令人沉醉。这些文章以真挚情感为墨,以深刻内涵为笔,细腻勾勒出家族的精神风貌与传承脉络。尤为可贵的是,文中不见丝毫夸张虚饰,字字句句皆是真情实感,尽显对家族历史的敬重,令人由衷敬佩。

        康熙七年镇公所著原序堪称经典。其行文优美流畅,如行云流水;字句凝练精妙,似珠玉生辉;主题鲜明扼要,思想清晰通透,堪称谱引之典范。透过这篇饱含书香的文字,先祖深厚的文字功底与渊博学识展露无遗,令人叹服。道光三年及光绪三十二年,坤元公、兆云公、兆和公、庆桐(字香国)公以及善诚公等撰写的数篇序跋,同样文采斐然,字挟风霜。他们秉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将“不虚美,不隐恶。”的史家精神发挥到极致。   

        谱牒之重,非独血脉所系,更需文脉加持。故而为彰家谱之权威,让家族文化得以严谨传承,二修、三修时,先辈们广邀地方州府贤达作序。这些俊彦中,有位高权重的官员、学识渊博的学者,还有姻亲中的杰出人士,他们的助力为家族声誉增添了耀眼光彩。

        诸多贤达中,尤以詹汝谐最见渊源。此公乃清代经学名家,字南英,号缄甫,出身扬州府高邮州,专长四书,是举人詹肯堂次子。他自幼聪慧过人,备受时人器重。嘉庆十三年(1808年),年仅十六岁便中戊辰科举人;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又中庚辰科第二甲第七名进士,授刑部主事,后任国史实录馆纂修官,官至正六品。可惜44岁英年早逝,否则前途不可限量。

        另一位客序撰者宋茂初(1765—1847),同样是高邮名人。他年少时便为名诸生,乾隆五十九年(1794)举江南乡试第四名。历任宿州教谕,以诗才闻名,著有《碧虚斋诗集》,深受扬州知府伊秉绶赏识,还曾担任刘宝楠(进士)与伊念曾(伊秉绶次子,官至严州同知)的教师 。晚年主讲珠湖书院,七十岁时以例加中书科中书衔,官居从七品。

        此外,道光年间的八品学正郑逢亮、同乡贤达夏为釜;光绪年间的天长才子崇家辛、朝廷六品京卫吴楚山之子廪贡生吴湘,以及族祖庆椿(字绮轩)公亲家公叶蓁等,皆为一时俊杰。叶蓁字际春,其撰写的序文辞趣翩翩,浑然天成。细考其生平,疑即光绪乙酉科拔贡首名叶际春,待考。这些名士的墨宝,或雄浑如钟,或清雅似磬,为《缪氏家谱》增添了无尽光彩。部分客序中,他们还流露出对我族家谱品质的倾慕,欣然为序,并预言缪氏后裔必家道兴旺,家族必将繁荣昌盛。

        拜读汇公家谱序跋的过程,不仅让我深入了解了家族历史,更真切体会到历代修谱先贤的良苦用心。他们修谱,既是为记录家族世系与血缘纽带,更是为寄托对祖先的敬意,传递对后人的殷切期望。我将序跋与人物传世系表等文献相互印证、综合研读,在这一过程中,视野得以拓宽,家族精神的光辉也愈发清晰地映照在心中。

        外邀名士增辉,内赖族人继志。更令人动容者,莫过于一些先辈们“代际相继,祖孙踵武”的修谱故事,他们是家族永不熄灭的传灯者。十五世祖兆云公主导道光三年的家谱二修,其嫡孙庆鸿公接力主持光绪三十二年的三修;岂料天不假年,谱事方兴未艾之际,庆鸿公竟溘然长逝。为继承遗志,他的长子善诚公、次子善鹤公毅然接过修谱重任,终成全帙。这种“前薪后火”的传承,超越了简单的血缘延续,必将让后世子孙为之自豪、景仰。

        家谱,是家族的血脉密码,每一页都凝聚着先人的智慧与功德,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我们翻阅家谱时,既要追溯血脉根源,更应铭记前辈创谱的艰辛。在此,我怀着无比虔诚、敬畏之心,向镇公、文涧公、文龙公、坤元公、永树(名缪树)公、兆云公、兆和公、秉衡公、学知(名学芝)公、庆鸿公、庆桐公、庆椿公、善诚公、善鹤公等历代修谱先贤致以最诚挚的谢忱。

        感谢你们慷慨解囊,不辞辛劳,不惧艰难险阻。无论是跋山涉水稽考支派,还是逐字逐句严谨校勘,你们都竭尽全力,做到尽善尽美,无愧先祖。正因有你们,我族祖德宗功方能永续,家族薪火才能长明不熄。能有你们这样的先辈,是缪氏家族之幸,你们的精神,必将永载家族史册,流芳千古!

        末了,谨奉叶蓁公客序吉言为祝:伏愿缪氏子孙:承先德如桐枝之茂,郁郁参天;振家声似淮泗之流,滔滔不息!


        汇公十九世孙缪庭汉 谨识

        二〇二五年六月八日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