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好豆菜谱设计直播~

好豆菜谱直播需求调研

好豆菜谱是一家分享美食做法、美食资讯、美食搭配的APP,近来,团队探讨要不要加入在APP中加入直播功能。其实,好豆在视频领域早就有所探索了:开发了看视频栏目,平台上有超10万精品美食视频。从平台的使用场景看,好豆加入视频是无可厚非的,因为文字类的表述比起视频来讲,对美食的介绍和展示是十分贫瘠的,对美食的制作过程也远远缺乏生动性,但是要加入直播功能,我们首先要问自己几个问题:直播和视频到底有什么区别?直播有什么是视频做不到的?我们为什么要做直播?我们怎么做直播?

需求分析

要探讨是否加入直播,我们首先要明白直播的本质和差异化,直播和视频相比:

最大的特点是:直播可以互动

最大的情绪影响是:直播往往更容易唤醒情绪共鸣

比起平台已经具备的大量(超10万)精美的美食视频,直播或许在内容制作上达不到“每播必精良”,但直播可以传达出更多的人情味儿——观众可以和直播人互动、看着鲜活的人去发现美食、遇见精彩,也就是说”好看的菜只是一个优美的图片,加入了直播的烟火气我才闻得到味“;直播也未必在形式上广泛的追求特效和花哨,对于美食这个话题,任何人都有着温柔的想象——看着美好的食物,唤醒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哪怕食物没那么美好(笑哭),看着直播做菜那忙忙碌碌的身影或升腾的烟雾,也不禁觉得温情满满、安全感爆棚——而这种安全感和幸福感,仅仅通过抖音、快手的时尚小哥哥小姐姐的娱乐搞笑是很难获得的,这恰恰是我们的差异化和垂直的美食平台天然具备的商机。

竞品目前的状况

简单调研了豆果美食、美食杰、下厨房三款竞品在视频、直播上的现状:

豆果美食(热门菜谱,美味生活):【课堂】模块,美食课堂,有付费美食课堂进行线上互动直播

美食杰(家常菜谱大全):无视频和直播功能,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在美食杰的【发现】模块,有一家商家入驻社区:华帝、九阳(如下图),他们通过各种运营活动(佳肴、食尚、活动等)拉近和用户的距离,同时扩大品牌影响力,这让我们看到商家参与直播的可能性,或许换一个思路,商家也可以成为我们的目标用户,具体的需求分析见下一节

下厨房(美食菜谱):视频功能——厨studio

总结:分析了三款主要竞品发都没有开发直播UGC社区,最多在直播付费美食课进行了试水,个人愚见,和产品定位、功能评估有很大关系:

产品定位:从三家的定位来看(上面括号内的内容是APP STORE里商家的描述),都是做菜谱的,菜谱是什么?工具,围绕着工具,加入了一定量的用户互动、用户社交等,如果加入直播,就是在平台加入社区属性,这其中涉及到复杂的运营,工具的属性有可能或多或少的受到影响(好影响还是坏影响有待验证),可能这个功能本身就是不符合产品定位的

功能评估:直播不是一个小功能,是一个全新的板块的开发,这不仅意味着巨大的开发成本和排期,还包含了非常强烈的运营需求,可以说,想要做好直播这个模块,投入的成本和精力不一定比运营原有模块低,甚至是更高,这种情况很容易产生——“原本只是想多加一片叶子,却在整个植物上盖了一座大厦”

因此,要把握直播的流量红利,一定要做充分的调研和评估,利用好了直播,将成为平台源源不断的流量源泉,把握不住直播,很有可能被其反噬:“菜谱不像个菜谱,直播不像个直播”,在这个基础上,我建议首先以教学类直播作为MVP模型投入开发,先打造PGC,利用头部IP把直播功能运营起来,后面再判断是否要加入UGC的元素

展开用户、场景要考虑的点

定位:好豆是做美食佳饮的垂直平台,直播内容万万不可偏离这个主题,一味追求娱乐化、高效化

业务模式:产品的初期个人判断为“强运营模式”,必须在运营部门投入大量人力,甚至不惜招兵买马,也要把直播做起来、做活

目标用户:

头部IP运营原则:开源——充分集中运营力量,拿下头部IP;节流——留存豆友大V,保证草根力量;

吃瓜群众原则:先保证直播的系统功能、基本功能,确保最基本的用户体验,再在美食直播的玩法上做努力(先期可以不必大力搞特效等)

商家原则——早期吸引部分商家入驻,用购物券、直播冠名等广告潜力吸引投资;后期可以利用平台影响力吸引更多的商家、丰富资金流

最值得关注的5个靠谱用户需求

从五种关键角色中,结合核心需求选出五种需求:

1.头部IP:达人为什么要迁移平台,选择好豆做直播

2.看直播用户:找不到想要看的直播内容

3.看直播用户:看直播、学做菜的学习效果不理想

4.商家(餐馆):看直播的人不会花钱去吃

5.运营人员:话题宣传不够广,没有人了解

用户需求转化为产品需求

(产品需求按序号一一对应用户需求)

1.给达人一个迁移平台的理由:

率先入驻的达人可以在头像佩戴达人等级勋章,第一时间占据用户关注度

在好豆直播,会给达人的粉丝提供豆币商城限时福利

参考FOODIE,直播提供可选食物滤镜

2.针对用户找不到想要的直播内容:

提供直播内容分类

允许播主给直播加标签,并支持标签内容搜索

热门直播教学内容提供预约制,并在首页滚动显示,进行用户促活

直播内容推荐加入个性化算法,保证根据每个人的口味实现相似推荐

3.针对看直播、学做菜的学习效果不理想

建立用户互动,评论区支持用户点赞、互评

支持评论带图,分享制作成果,增加用户成就感

精品美食课提供文稿,供用户看完后对照学习

4.餐馆直播没有人花钱去吃

设置美食圈,分区域以美食探索的形式开展餐馆直播

对餐馆进行综合评估,评估分数最高的餐馆可获得最前面的展示位

播前设置定时优惠口令,直播到了指定时间后会弹出提醒,商家说出优惠口令,消费者记住,去店铺消费可以说出优惠码并使用

5.运营人员话题宣传不够广泛

对直播话题增加##tag,并可以在搜索中搜到直播话题

搜索话题时,直播话题和静态话题(论坛、用户内容)要分开显示

重点运营的话题,要在广场上轮播、突出显示

优化搜索算法和推荐算法,对相关话题有兴趣的用户优先推荐有关直播话题

需求优先级排序

1.用户量和发生频率

根据象限图,应该首先着力解决用户量大的问题,其次是用户量小而高频的问题,此后是用户量相对小而低频的问题,综合考量,排序为:2>3>1>5>4

2.开发难度和效果

开发难度和效果有助于我们很好的衡量性价比,根据象限图,排序为:

4>3>2>1>5

3.产品价值

产品价值考量各个需求在产品中的价值,首先我们要明确在战略层面,它能给公司带来什么?它能给用户带来什么?

对于公司:

直接——直播可以增加用户粘性,刺激日活

间接——直播通过运营优惠活动,为好豆商城等模块输送流量

变现——和商家合作,配合商业营销;付费教学直播可以通过分成方案获得利润

对于用户:

直播提供更有效的互动

直播比以往的内容形式更有趣、有活力

看直播可以获得优惠口令,有福利

综上,做直播这个功能,首先要确保直播功能的互动性,其次是结合美食定位和运营角度的一些小功能,但是重点还是应该放在用户使用直播功能进行录制、观看和互动的体验,因此排序为:

2>3>1>5>4

4.目标用户熟悉程度

目标用户作为优先级排序的参考因素之一,是比较主观的,排序有助于最大化行动效率、优化行动效果,但是这不是排序主要的参考因素,后面的评估将对这个因素的权值进行一定削弱,根据个人经历,排序为:

2=3>1>4>5 (os:运营最不了解,这不是个合格产品经理的排序吧..)

各个排序的优先级

上面按照四种方法,对挑选出的五种需求进行了排序,但是由于这四个方面在实际情况下具有不同的重要性,换句话说,他们都是要考虑到的因素,但是他们并不是一样重要、可以平等比较的因素,因此,为了让评估尽可能的接近理性,要对四个方面进行一定的权值分配,结合权值分配,以及各个需求的排序评分(从5分到1分,从高到低),列表如下:

综上,综合排序如下:

2>3>1>4>5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