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细雨中呼喊》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收获在于,通过回忆的方式讲述自己的故事(可能为虚构),只要手法读到,读者是很容易有代入感的。
看这本书时,我就经常回想起小时候的事,关于强烈占有欲的友谊。我和好朋友苏宇在一起玩时,苏宇跟别人说话,我会嫉妒。鲁鲁跟我是好朋友的时候,我跟别人说话,鲁鲁也会气愤,年少的友谊往往是排他的,约束的,有限的,好像“一生只够爱一个人”似的。
这本书是没有明显逻辑线的,大体按照时间顺序从小写到长大,但场景的闪回,突然出现的细节回顾,仿佛真的是在大脑里叙述一段故事,前因后果没有那么清晰明了,而颠三倒四地出现。碎片的组接类似《低俗小说》的结构。
笔者毫不避讳描写死亡和少年时期内心的羞涩。
如,在描写死亡时。余华说:
我的弟弟不小心走出了时间,他一旦脱离时间便固定下来,我们则在时间的推移下继续前行。
时间的加入,让死亡与生存都充满哲理意味。
书中着墨不多却个性鲜活的女人冯玉青给我带来了年少时最简洁纯朴的羞涩。毛小子对异性身体奥妙的猜测联想与冒险举动,也让人忍俊不禁,掩面讪笑。
我坐在池塘旁的那些岁月,冯玉青在村里洋溢着青春气息的走动,曾给过我连续不断的憧憬。
这个年轻的女子经常是手提木桶走来,走到井台旁时,她的身体就会小心翼翼,他的谨慎便要引起我的担忧,担忧井旁的青苔会将她滑倒。她将木桶放入井中弯腰时,脑后的辫子就会掉落到胸前,垂挂在那里。
冯玉青脸色通红,低着头往家中走去。她的嘴微微歪斜,显然她是在努力控制自己的笑容。
回忆在这篇文章中有着特别的温度。
“脸上如青草般微微摇晃的笑容”,“脸上的笑容仍然在进行着微妙的流动”,作者告诉人们,为什么一个老人竟然会独自笑起来,是因为他拥有主宰回忆的权力,不同的组合排列就是不同的故事人生。
余华的第一视角在这本书中扮演着一个被送到别人家养大的孩子,在生父母和养父母那里都没有得到应有的家庭温馨,在学校里虽然也有同村孩子若即若离的陪伴,但总没有归属感。
书中存有不少揭露人性另一面的故事,明目张胆的偷情、不养育孩子、对老人不尊重等……
余华本书叫做在细雨中呼喊,“细雨”指的是他描述的时代环境,让他在“1965年的时候,一个孩子开始了对黑夜不可名状的恐惧”,被抛弃、不被理解、缺乏疼爱。
“呼喊”是作者的渴望,渴望完整的友情、亲情,还有理解、温暖、善良和公序良知。
暗基调下,作者用孩童的视角呼喊着光明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