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编辑和修改过的内容已经由当当出版,书名《一读就成瘾的心理学》。
哈洛通过恒河猴研究母爱
(一)
缺爱的童年竟泡到导师女儿
哈利·哈洛原名哈利·以色列,一看就是一个十分犹太色彩的名字。
他于1905年出生在爱荷华州。父亲是一名不太成功的发明家,每天基本呆在实验室鼓捣他的瓶瓶罐罐,结果却基本上是失败。他不但不关心哈利的生活,甚至每次发明失败后都会对小哈利横眉冷对;而他的母亲,也不是那么和蔼可亲,很少给他温暖而贴心的安慰。因此,哈利从小就有强烈的因为缺乏爱和关注而产生的自卑感。上学以后,他也非常不合群,很少和班里其他小朋友交往。
别的小朋友业余时间来踢足球,捉迷藏,而小时候的哈利,几乎把他所有的业余时间都用来画画。因为只有在他的图画世界里,他可以和画里的人物交流,他才是那里的君王。他喜欢画飞行的动物和长着角的怪兽。而每当他画完一幅画,他就用粗黑线条把怪兽切开。我相信,如果弗洛伊德看见这一景象,可能会解释这些怪兽就是潜意识里他的爸妈的象征。
哈利的行为方式听上去和《生活大爆炸》里的谢尔顿很像。是的,不但行为很像,他也长了一个和谢尔顿一样聪明的脑袋。他考入了斯坦福大学,跟随著名的智商研究专家路易斯·特曼(Lewis Terman)念完了本科和研究生。在特曼的建议下,他把自己带有浓厚犹太色彩的名字改为了哈利·哈洛(下文都称哈洛)。
在大学里,内向的哈洛也不是很擅长和他人交往,于是他经常泡实验室和图书馆。可是歪打正着,在这里他经常遇到特曼教授的女儿克拉拉。克拉拉可不是一般人,她智商高达155(正常人90-120,超过140为天才),也喜欢泡实验室和图书馆。于是两人经常见面,然后一起喝杯咖啡,聊聊人生啥的。最后,爱情的小火花迅速燎原成熊熊烈火。
特曼教授听到自己的学生正在泡自己的女儿,顿时崩溃,泪流满面!仰天长叹道:终于有人追我女儿啦!因为,从小智力超群的克拉拉基本傲视群“雄”,不但成绩上把所有的男性都比得无地自容,而且把男人的心理看得和水一样清,因此也吓退了大部分的追求者。只有和她智商差不多的哈洛才能和她的思想在一个水平面上。
因此,当哈洛和克拉拉结婚的时候,特曼教授还特地写了封带有学术色彩的贺信,他说:“我很高兴看见克拉拉卓越的遗传物质和哈利作为一个心理学家的生产率的结合。”这听起来不像是恭贺一段婚事,倒像是在描述两个优良品种动物的成功交配。这得意的神情,全都从这句话里体现了出来。
(二)
立志研究母爱的“猴子先生”
1930年,哈洛在威斯康辛麦迪逊大学找到一份工作。一开始的时候,他想继承他导师兼岳父的专业--研究恒河猴的智商,但当他抱着小猴子玩的时候,他发现了一个问题:
哈洛将刚出生的小猴子和猴妈妈及同类隔离开,结果他发现小猴子对盖在笼子地板上的绒布产生了极大的依恋:它们躺在上面,用自己的小爪子紧紧地抓着绒布,如果把绒布拿走的话,它们就会尖叫、发脾气,甚至在笼子里滚来滚去。可当他把正在吸的奶瓶从小猴子的嘴边拿走的时候,猴宝宝只是吧唧吧唧嘴唇,或者用爪子擦去它们毛茸茸的下巴上滴落的奶水,然后静静地用无辜眼神看着你。
奶瓶似乎没有绒布重要!
小猴子的表现,像极了小孩子对毛绒玩具的喜爱。于是,他立刻想到了他研究的兴趣点。
这个,就是他从小渴望得到的担心--母爱。
关于母爱,当时的主流理论认为:我们爱我们的母亲是因为我们爱她们的奶水。咱们老祖宗直接说“有奶便是娘”。赫尔等甚至认为,饥饿是我们首先需要减降的需求,其次是渴和性。爱,好像排名很靠后。当时,哈洛就依据自己的童年回忆而怀疑这个理论:我小的时候似乎不太在意父母的面包,我更渴望他们的拥抱。于是,他决定证明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三)
而,想要懂得爱,你必须首先毁灭它。
他要毁灭小猴子的母爱。由此,哈洛备受赞誉但充满残忍的职业生涯就此开始了。他因此还获得了一个“猴人”的外号。
发现一:母爱是温暖
哈洛首先将刚出生的小猴子和母亲分离。于是,小猴子就从小没有了“母乳”和母爱。哈洛要代替母亲给他们提供这两样东西。但是,他要最少剥夺其中一样。
第一种,提供母乳但不提供爱:哈洛用铁丝做了假猴子,它胸前有一个可以24小时提供奶水的装置,这样它就发挥着提供母乳的作用。
第二种,提供爱不提供母乳:哈洛又做了一个类似的假猴子,但是用绒布把铁丝包起来。于是,这只猴子摸起来是软的,温暖的,就像母亲的怀抱。但是,这只假猴子没有奶水装置。
当哈洛把一群出生不久的恒河猴和他制作的两个假猴子关在笼子里,他很快发现,小猴子们全部成了绒布猴妈妈的小宝宝。他们紧紧地抱着绒布妈妈,不断地咬她、摸她。而,只有在小猴子饥饿的时候,才到铁丝猴子那里喝几口奶水,然后又跑回来紧紧抱住绒布“妈妈”。
这表明,我们的需求远不止饥饿,一个软软的拥抱甚至更有吸引力。对孩子来说,母亲温暖的怀抱是小孩子依赖她的主要原因,而不是她的奶水。
发现二,母爱不止拥抱
但,这群由假母亲带大的猴子出了精神问题。
他发现在由布料做的假猴子陪伴下长大的小猴子不能和其他猴子一起玩耍,不能交配(这个都不会,还能干啥),它们的性格极其孤僻,有些甚至出现了自闭症的症状。这表明,一个完整的母爱可能不止温暖的“拥抱”这一点。
于是,哈洛对实验进行了改进,他制作了一个可以摇摆的用绒布包好的假猴子:它会定期地摇动,就像母亲抱着孩子轻轻摇动助睡眠时一样。结果发现,这样哺育大的猴子精神上基本正常,它们每天都会有一个半小时的时间和真正的猴子在一起玩耍。
它说明:母爱至少需要三个方面的内容:触摸、运动和玩耍。哈洛的学生罗辛布林强调说:“真是令人惊讶,我们的神经系统仅仅需要这三样就能保持正常。”
发现三:孩子能忍耐“邪恶”的母亲
你一定经常看过父母虐待孩子的新闻,他们的行为让人愤慨。面对这样的母亲,孩子也很少怨言,甚至没有孩子思考过离开,他们反而会更加依赖父母。你肯定怀疑:孩子能忍耐父母对他们多“坏”?
哈洛也做了这样的实验。他设计了一种特殊的假的“坏”猴子:这只假猴子会向小猴子发射锋利的铁钉(虐待),这可能会使猴子受伤;有的假母亲会向小孩子吹出强力冷气,把猴宝宝吹得只能紧贴笼子的栏杆(伤害);有的假母亲不停尖叫(呵斥)。这里的虐待,伤害,呵斥,恐怕是一个邪恶母亲的所有特质。
实验发现:无论是什么样的邪恶母亲,小猴子们都不会离他而去,反而更加紧紧地抱住它们。
可怜的孩子!
发现四:同伴的陪伴和互动有心理治疗功效
哈罗的研究中最令我意外的发现,是他观察到具有治疗能力的猴子(therapist monkey)。
猴子治疗师:哈洛培育了几只小母猴。这些母猴在孤立的笼子里生活,但是也有机会每天和其他猴子有互动,并得以正常成长。他们是尝过苦但挺过来的猴子。
当这些猴子3个月大的时候,让她们和那些在孤独环境下长大的病猴接触。神奇的是,它们会执著的去跟那些病猴互动,抚摸它们,带他们玩等等。奇迹发生了,经过几个月的不离不弃,那些病猴居然“从阴影中走出来”,恢复社会功能。而这些猴子的行为显然就是猴界的“心理治疗师”。
同病才更相怜!猴子也是如此!
(四)
意义与争论
哈洛的发现对当代的育儿理论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许多孤儿院、社会服务机构、爱婴产业都或多或少地依据哈洛的发现调整了自己的关键政策。比如,医生现在知道将新生婴儿直接放在母亲的肚子上;孤儿院的工作人员知道仅仅向婴儿提供奶瓶是不够的,还必须抱着弃婴来回摇动,并且要对其微笑。
当然,哈洛的“虐猴”研究也引起极大的争议。1958年,当上美国心理学会主席的哈洛发表了一篇名为《The Nature of Love》(爱的本质) 的致辞。他意味深长地说:“不管历史如何走向,可以欣慰的是:我们已经窥见到了爱的本质。”
最后,哈洛死于帕金森综合症。死前他抖动个不停,像极了被他虐待后瑟瑟发抖的小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