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晨读感悟

每天晨读最大的感悟就是:每天进步一点点,坚持带来大改变!

6.2晨读感悟《清醒思考的艺术》:改变思维方式,避开思考误区,做出正确的决定。

1.客观评价自我

001.自利偏误

我觉得这和昨天晨读中的“高人一等效应”差不多的道理。我们容易高估自己的实力,低估他人的能力,从而成功时归因自己,失败时埋怨他人。

知道了这样的思维误区,那么应该怎样做呢?

00a.考虑事情时,刻意进行反向思考。也就是:成功时多肯定别人的能力,失败时,多在自己身上找原因。

00b.找一个值得信任的认知层次较高的人,帮助自己客观的分析原因。

00c.多读书,多阅人,多做事,长期下来,我们对自己的认知也会更客观。

002.自我选择偏误

很多事实证明,我们身处情境之中时,很容易自我选择偏误,认为是因为自身的问题导致了现在的结果。比如说:每次孩子生病,我们都会认为是自己的原因导致了孩子的生病,其实导致孩子生病的原因有很多,最大的原因其实是:本身孩子的抵抗力不强。

怎样避免该误区呢?

努力营造积极的心态,客观的看待事情本身。

2.正确看待他人

001.讨喜偏误

举个例子:当看到模特身上穿了一件非常漂亮的衣服时,我们的“自恋情结”会让我们觉得自己穿上也一定会很美,压根不会客观的看待自己的身材长相和模特有什么差别,结果等到买下回家穿的时候,真是惨不忍睹。

找明星代言,找模特试穿衣服都是利用了“讨喜偏误”。

怎样避免?抛开模特,但看衣服的色彩、款式等是否自己真正喜欢,结合自己的身材长相,客观评价一下自己是否适合这件衣服。

002.互惠偏误

我们都不想欠人情。因为“拿人手软,吃人嘴短”,如果遇到别人需要我们帮忙的时候,很难拒绝,即使已经超出了能力范围。

怎么避免?

人是群居生物,很难避免互相帮来帮去,那么受到别人帮助之后主动表达对应的感谢,以获得心理平衡。下次再遇到别人求助的时候也能够客观对待。

但是,如果相处时间很长的同事,朋友,几乎很难这样次次清楚,所以正视平衡自己的心态最重要,有时候刻意的马上回报只会让关系更生疏。

比如同事今天拿了些自己家的樱桃给你,那你不能接着就去超市买两个橙子给对方,这让人觉得很见外。等到以后家里有好吃的时候,分享给同事就好了。

最好的心态就是:人情归人情,原则是原则。不能因为人情放弃自己做人做事的原则。如果对方可以理解最好,如果不能理解,只能说明他对我们的帮助也是有功利在里边的,不值得我们深交。

3.理性认识世界

001.现成偏误

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我和婆婆会有很多育儿观念的冲突,很多时候她都觉得我多此一举。比如:补钙问题。

我坚持给孩子补钙,而他却觉得我们小时候不如现在吃的好,照样长得很好。可是殊不知我们所处的年代,环境,食物的质量已经有很大不同了,再就是忽略了一个问题,如果我们那个时候有现在的物质水平,也许会比现在长得好。

这就是“现成偏误”。

正确做法是:创造机会让婆婆慢慢接受现在的育儿观念。自从婆婆自己上网搜索以来,我们的冲突少了很多。

放到其他地方也一样,多和跟自己经验、想法不一致的人接触,产生思维碰撞,客观评价权衡,找出最佳的方法。

002.归因偏误

现在很多小孩子都脾气不好,家长就归结为孩子自身的性格问题,于是孩子一哭一闹就会训斥,美其名曰我得为孩子的以后负责。其实造成脾气不好的原因有很多。性格问题,父母的“榜样”,家长处理孩子情绪的方式等,如果不分青红皂白,就对孩子加以训斥,往往会适得其反。

我们应该找到孩子脾气不好的真正原因:性格问题、我们的影响还是我们没有善意的引导,找出问题之后,行动起来会更有效果。

最好的教育是:爱和引导。

希望我们都能慢慢的训练自己避免自己的思考误区,慢慢的我们就能更加客观理性的认知世界。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