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事总是三分钟热度,还能怎么办?


假在老家“尘封着”两把吉他,是真的尘封,估计灰尘正满着,当时大二刚结束,迎来暑假,想想也没啥事,不如弄个吉他来玩下,“准备工作”半小时就完成了,就等接下来大显身手,果然过几天就没有然后了......

这事还挺普遍的,尤其是做一件全新的事情,没有任何经验,也没对应的资源,空有一腔热情,热情退去,这事也就跟着消失了。

今天假就这个话题聊聊感想

01 动力不可靠,情绪不可信

新设定一个目标的时候,“成功的想象”很容易出现,脑海里能浮现出目标实现后的各种装逼画面,催生出强烈的学习情绪,诞生高度的学习动力,但这种动力和情绪完全不可信任。

这个过程里,只看到成功的想象,没预知到过程的阻挠,当然是不理性的时候;最重要的是动力无法持续,随时会消失,只要情绪一有变化,马上就没了,不像意志力那样靠谱,每天都有基本固定的意志力库存,让你咬咬牙可以坚持。

但不得不说,动力是个好东西,就像暂时打了鸡血,对事物抵触情绪为零,也就不需要消耗意志力,可以说是“当下”做事情的一个很好的开始(注意,只是当下)

一旦情绪回落,动力消失,马上打回原形了,这就是三分钟热度的真相。

对于新目标,最好只把动力当做额外的礼物,而不是行动的依据。

02 评估目标

避免三分钟热度的首要方法就是重新评估目标,和自己匹配,看看是否现实。

常用的方法:逆推+把大目标分解成小目标

目标本身可能是有点抽象的,即使具体也和我们联系太远,只有切割成具体的小目标,小步骤,才能和自己紧密地联系,准确地评估目标是否可行。

举个栗子,假设目标是今年看100本书。

用逆推+分解小目标的方法就是:每个月要看8-9本书,并且要整理对应的笔记;再分解,平均3.5天要结束一本;再分解,每天有多少个小时可以看书;再分解,我的速度能否满足这个要求?如果不能满足,是降低数量,还是采取选读模式?

落实到具体的小步骤,就能很好地评估是否自己可以达到,原来的情绪作用也会暂时消失。

03 采用微习惯

对待事情,我们一般有3种态度:有强烈的动机和动机一般般,有点反感。

这里讨论的特指后两者,前者不需要讨论,属于以人为核心,自己就能乖乖地去做;但后者属于以目标为核心,有利害关系,人只是次要位置,像考研,考证等等,反感情绪会比较强。

担心三分钟热度的人,采取微习惯是个不错的策略,大部分人都能撑过1个月以上。

简单来说,就是把目标调整到最低,比如阅读:看1页书;写作:写50字;健身:做两个俯卧撑等等

原理很简单,相当于对症下药,三分钟热度过后,做事的心理开始成本会变高,大脑会高估事情的难度,然后不愿意开始;

微习惯的目标就是通过把目标降到最低,任何人都能轻而易举地完成,从而迅速地降低开始的心理成本。

关键在于超额完成,目标是1页书,但实际上很可能看了10页,也可能看了30页,只要开始了,事情就容易多了。

如果看一页书的心理成本也高,那就降低到看一行,哪怕是翻开书都算。

04 再差也坚持两天

如果真的已经是三分钟热度,不想继续做了,也没关系,同样有方法让你心安理得地放弃,甚至积极地放弃。

方法就是改变目标,当成一个小活动来看待,重新探索意义。

放弃原来的目标,放弃原来的计划,放弃原来的幼稚的欲望,比如学弹吉他,你真决定要放弃这件大事情了,那就果断放弃。

但放弃之前,但再做一件小事情:放松心情,卸掉压力,再学两天。

把“学两天吉他”当做是一个活动,一个项目,时间到就结束,不再是一个“长期的技能学习”,情绪和压力就是在后者诞生的,前者是没有压力地,愉快地玩耍一下。

在这两天,感受一下无压力学习,体验下短期活动的过程,这种体验式的感受很难得,因为没有任何目的,只是纯粹的体验和经验,就是夏令营。

再坚持两天,是为了抵消放弃后的负面情绪,也为了有可能重新获得新的意义。

05 额外的小建议

除了上面的,下面的就不展开来写了,只当个温馨提醒:

1)集体的环境远比个人行动好的多,不管是监督作用,还是催生动力,还是给你建议,还是结交朋友,获得实际反馈,都给当下的事情赋予了更多的意义。

2)把一件事做成很重要,这是毋庸置疑的,但仍有一件事同等重要:如何处理失败后的负面情绪;理由很简单,一辈子要做成N件事情,完成N个目标,但同样有N个负面的情绪等着你安抚。

三分钟热度其实没什么,但就是带来了不好的情绪,也就是失败了,自我受到了动摇;处理负面情绪是个认知和心态问题,今天就不展开来说了。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概率思维好些的人可以完美地处理负面情绪:上一个成功的案例和下一个成功的案例没有直接关系,上一个失败的案例和下一个失败的案例没有概率关系,就和扔骰子一样。

3)意义的作用根植于大脑深处,我们做什么都想知道“有什么意义、有什么作用、跟我有什么关系等等”,这是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也是审视世界的角度,更是决定是否有强烈动机的原因。

外部的目标,比如考研,考证,很可能不是自己乐意的,就是以“目标为核心”,而不是“以人为核心”,做起来情感上多多少少都有点反感。

当下的事情,如果能额外赋予一点意义,做起来会轻松很多,比如找个女生一起去自习室、邀个志趣相投的人一起去跑步、学英语的过程多摄入一些欧美文化。

今天就到这,过两天见~~~

终于吐血写完了,觉得有用的朋友可以点个赞支持下哟!

=============

作者:思想假

全网已输出百万字硬核干货,长期更新读书、写作、思维、自我提升等干货。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今天感恩节哎,感谢一直在我身边的亲朋好友。感恩相遇!感恩不离不弃。 中午开了第一次的党会,身份的转变要...
    余生动听阅读 13,591评论 0 11
  • 彩排完,天已黑
    刘凯书法阅读 9,765评论 1 3
  • 表情是什么,我认为表情就是表现出来的情绪。表情可以传达很多信息。高兴了当然就笑了,难过就哭了。两者是相互影响密不可...
    Persistenc_6aea阅读 127,324评论 2 7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