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世界并没有什么不同,不同的是你怎么评价这世界。
我相信你一定读过很多关于诸如『什么是幸福?』『幸福与金钱的多少关系没你想象中的那么大』『怎么才能幸福』的鸡汤文,今天我只想从一个侧面尝试着聊聊你关于如何建立一套自己的幸福评价体系。幸福很抽象,『幸不幸福』这是结果,那你怎么设定自己的幸福目标,以及什么样的评价体系,才会得出幸福的结果呢?
就像装饰你的花园,首先你得知道自己期望它成为什么样子,然后按照这个样子和布局去挑选花的品种,种下花的种子,精心照料,还要防止邻居的破坏,最终才可能让花园变成你希望的满园芬芳。相反,如果没有计划,任由这边几朵月季,那边几颗玫瑰,不除草,不平整土地,不浇水,任由邻居指指点点,这个花园还能是你期望中的样子么?
核心是:你得知道自己期望中幸福是什么样的?
重点在:你真实的想法是什么?
譬如结婚。中国人关于婚姻的文化,我们可以看成是父母的自恋(父母无法接受自己的孩子与别人不同,这似乎让他们在邻居们面前失去谈资,就像是你在这一块很丢人似的),落地还是家族文化,再落到根儿就是生育文化。如果你不能在三十岁之前结婚,然后生育子女,就不能被家族文化所认可,便很难被纳入家族的正式一员了。
身边便有一大龄密友,只要一有空就被父母拉去各种相亲。她曾经告诉我说:甚至她就想随便找一个男人结婚,然后生个孩子,先遂了父母的意愿。然后再离婚,以此来讽刺甚至报复父母强加给她的意志。
中国的大部分父母是难以做到让孩子有清晰的自我边界,让孩子是一个独立完整的人格来对待。我们小时候基本都有被父母逼着给叔叔阿姨表演数数、背唐诗或表演才艺,对么?即使三十岁了,父母还是视作是他们的一部分,儒家传统文化中的尊卑之根本仍有很强的影响。本该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的家庭关系就这样转变成对立的报复式关系。
我认为这是父母强势用自己或者大家普遍认可的评价标准去评价孩子的幸福,并期望孩子变成他们想要的样子,这本质上是一种入侵。我们的父母应该多去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TA自己觉得自己过得幸福么?而不是我们认为你只有这样做了,才是幸福的,否则就是失败的。
如何构建『你』的幸福KPI?
1/明确你的期望
期望,就像是MBO目标管理中我们谈的目标,目标要满足SMART原则。参照此原则,我认为期望起码要达到Specific具体的期望而非笼统的表述情感上的诉求,Attainable可实现的而非空中楼阁,Time-based时限性,比如我期望三十五岁的时候能成为一名畅销书作家,如果在七十岁才达成,那这个幸福的结果或会被打折。
2/期望有没有被满足?
两个结果:
期望被满足--------幸福-------生的力量
期望不被满足-------不幸福------死的力量
2/期望被满足的程度
大致方向分为物质上被满足的程度和精神上被满足的程度,我用了二分法做了如下分析:
3/期望被满足的及时性
三个结果:
即刻满足--------即刻感觉幸福,但容易被满足的期望带来的满足感通常也持续不了多久
延迟满足--------或许会感觉更幸福,或许已经过了时效性,不再有意义
一直未被满足--------不幸福,甚至会造成潜意识层面更深的伤害
4/构建属于你自己的幸福金字塔
去构建属于自己的幸福金字塔吧,你可以不按照别人的想法来,甚至不用管什么马斯洛需求理论,非得一层一层叠起来。为什么不能在物质还贫瘠的时候,多用精神上的满足来弥补呢?比如,开始学习一项新的技能来提升自我评价。
5/再爱也不要all in,否则会失去自我
记住,就像投资一样,永远不要把幸福感的获得all in某一件事情或者某一个人身上,风险很大。比如,有的妈妈会把自己的幸福完全的寄托在孩子身上,会造成孩子永远都不能独立,而且这样的妈妈在孩子长大离开后过的没有自我,也会让孩子担心。有的女人把自己的幸福完全寄托在男人身上,也是一样的道理。幸福的前提是不失去自己。可以多去培养兴趣爱好,提升自己,以此完整自我的人格,让自己持续地活在有活力的多元关系互动中。
不要用你的标准去评价他人的幸福,也不要用他人的看法来评价自己是否幸福,希望每个人都能按照自己的期望,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希望它能够成为这是我们这个年轻社会群体的社会道德标准之一。
毕竟,不是每一朵花儿都必须开在春天,夏天的荷花、秋天的菊花、冬天的梅花,不是照样各有千秋?风骨不同而已。欣赏大自然的多样性,同样也尊重每一颗善良的、并能敢于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的灵魂!
随笔,漫谈。
于上海
2018年3月17日2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