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是我与这对夫妻的友谊的见证,当然这本书里也有我的童年、梦想、以及我半生的足迹。”莫言老师在这本书的前言里这样说。
提到莫言,大家的第一反应一般都是《红高粱》,或者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这个身份,那么在这些光环之下,莫言老师是从一个什么样的环境长大,又是怎样发展自己的写作爱好的,这些问题,我们都可以在《我的高密》这本回忆录里找到答案。
莫言的童年是一个孩子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自由的追求,对一切事物的热爱。莫言,用他手中的那支普普通通的笔,用最朴实无华的语言,用最真挚的心,领着我们走进了他的世界。 这本书从莫言小时候开始写起,写到了种类繁多、形态各异的羊,写到了声音的快乐或声音带给人快乐的音乐,写到莫言漫长的文学梦,以及最早发现莫言有一点文学才能的——一个姓张的高个子老师。我们在这些描述中发现,原来莫言的生活这么有趣,他笔下的生动原来如此真实。
莫言说:“每年麦收的季节,是我记忆中十分愉快的季节。”多年以前的,也是那个秋天,大人们忙着收割最后的稻子,我们便在金黄的麦垛边玩起捉迷藏,日薄西山,尽量把自己的身体缩得更小一些,似是要把自己融进这墙影尘土里,成为大地的一部分。
生活对我们来说就像一汪古井里的水,乏善可陈,只有偶尔奋力扔下几块石子,才悄悄然的荡开几丝涟漪。平淡的生活,只有经历过大起大落,被命运世俗绊了脚的人才期待。因此总想逃离一如往常的生活,故乡像是一座围城,只有当踏上去往他乡的路途时,才无时无刻不惦记着回去。回去那个拥有无数美好记忆的故乡。我们多年后像莫言一样回望故乡,应该也能生发许多感慨。
看这本书我们可能学不到什么意义深刻的大道理,我们能够学到更多的,一方面是对故土故乡的思考,另一方面则是结合莫言老师的其他书籍进行的感悟,体会莫言的书里每一段泛着浓浓乡土气息的话,感受作家笔下最真实的写作灵感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