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底,我跟男朋友坐了20多个小时的绿皮火车,兜里只有500元,满怀憧憬和希望,来到北京,当时的北京空气不是很好,春天有沙尘,夏天有雾霾,冬天总是灰蒙蒙的,不像现在蓝天白云的。
第一天,我们借宿在同学的宿舍里,初到大城市的我,拘谨又土气,我已经把家里最好的呢子大衣穿来,但还是一眼就能看出我的乡土气息。
第二天,我两就出去找住的地方,2000年的北京,计算机行业方兴未艾,海淀电脑一条街,中关村都是外来打工人的首选,于是我们打算就在海淀住下来。沿着西苑一路向北,找了几家都不合适,下午的时候,找到了一家四合院里的一间十几平米的小屋子,屋子里只有一张单人床,一个小柜子,一张折叠圆桌,简陋破败,但好在有暖气,很暖和,房主大叔人也很好,最主要房租便宜,一个月200元,这对于只有500的我们,简直是天赐良屋了,当即决定租下来,就这样一个小屋子,我两一住就是3年。
接下来肯定是找工作了。我们买了一个二手自行车,不舍得花钱坐公交,就骑自行车去面试。无知者无畏说的就是我,没有手机,没有导航,就拿着一张地图,每天奔波于人才市场和公司,对于北京的大和复杂完全没概念,有一次,去一个公司,走错了路,骑到昆玉河边,沿着蓝靛厂路一直骑,最终也没找到公司,晚上才回到家,用男朋友的话讲:还行,还能找到回家的路。年轻就是好,有的是力气和勇气。
第一份工作,是在加油站推销汽油添加剂,我和男朋友拿着产品和彩页,在加油站里,跟每一辆来加油的车主推销,我根本不好意思开口,傻傻的站了一天,一个都没卖出去。男朋友稍有经验,但一天也就卖出去一个产品。晚上我就辞职了。这跟我想象的工作天差地别,算是大城市给我上的第一课吧。
接着,命运的转机出现了。我有了真正意义的第一份工作,开始了我的销售生涯。我问当时的人力,为什么找到我,她说是因为在简历上看到我是内蒙人,公司老板就是内蒙的。。。。。看来学历什么的不重要,还是要有缘。这家公司我干了2年,底薪保险全没有,全靠提成。公司不大,有4,5个房间,每个房间坐4-5个人,每天的工作就是打电话。当时是推销某出版社的年鉴和报纸上的广告,至于客户来源要自己找。我刚毕业,连什么是世界500强都不知道,更别提客户资料了,甚至电话都不知道怎么打,真是小白中的小白。不会,那就一点点的学,每天回家念报纸练习普通话,把打电话的话术写在纸上背下来,周末去图书馆找企业资料,去超市抄卖品上的公司和电话,收集报纸上的广告。没有人教,也没有方法可循,只有自己慢慢地一点点的摸索学习。每天给自己制定打电话的数量,那时候企业负责人还好,广告行业刚刚兴起,还不会粗暴的拒绝,但也会碰到被客户骂的时候,一开始紧张,说话哆哆嗦嗦,总被人当成骗子。后来慢慢脸皮厚了,也找到一些与人沟通的方法,坚持到第3个月才做成了第一单,就像打通了任督二脉,接着第二第三单,就比较容易了。
第一家公司的这两年时间里,虽然很艰苦,很难熬,但也让我得到了初入社会的珍贵的经验,为我开启了新世界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