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有人会觉得奇怪,为什么要谈这个题目,现在老师的教学不是都用上信息技术了吗?在看下面的两个场景之前要先定义,老师上课只使用PPT、纯粹利用投影机投影计算机画面,或单纯使用电子白板,这些并不列为真正的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因为这些应用未能真正发挥信息技术的特性。
场景一
一位父亲问正在念高中的女儿:「妳们历史课老师都怎么上课的啊?」
女儿回答:「就老师在黑板上一直抄笔记,我们把它记下来,背起来。」
父亲:「妳们教室不是有计算机吗?怎么老师不用?」
女儿:「老师说课会赶不完,所以不用。」
场景二
一个初中课堂上老师手持平板在上课,每位学生也都使用平板,教室内有一位技术人员随时在旁待命,确保系统运作顺畅。
结果因为几个班级同时使用,网络无法负荷,老师和学生无法透过平板互动,技术人员一时也无法排除问题,使得课程无法推进,最后老师用回黑板、粉笔加课本的老方法。
需要技术人员保障顺畅执行的信息化系统无法推广
用这两个场景来回答前面的问题:
1. 不是所有老师都做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虽然教室内都有信息设备;
2. 有些信息化系统在教学时,常常需要技术人员在旁待命,特别是学生使用平板来上课。
针对第一个场景的现象,根据观察在中学,特别高中是比较普遍的。中学由于有升学压力,多数老师仍然觉得传统讲述式教学才可确保课程能依照预定的进度教完,有教过学生才能学得会,也才能应付升学考试。
针对第二个场景的现象,部分教学领导者和老师会偏颇地认为,使用平板之类的”高端”信息技术才显得高大上(高端、大气、上档次),因此选用科技时并不考虑实用与适用性。再者就是,若使用科技时必需有技术人员陪伴,根本就无法做到全面普及。
谈论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成功之道时有三点要厘清,第一是”信息技术”,第二是”教学”,第三则是要定义”成功”。
所谓课堂教学使用的信息技术必须包括教学科技和学习科技,教学科技主要是老师用于授课,投影仪、大尺寸触控显示屏(或称触摸一体机)、电子白板等都属于这一类;学习科技则是学生用于课堂学习,包括即时反馈系统IRS、平板计算机、笔记本电脑等都属于这一类。另外则是基础设施,包括计算机、网络通讯、云端平台等。
若老师单纯地用计算机播放PPT,透过投影仪投射画面进行教学,本质上和传统使用黑板和粉笔那种单向知识传递教学的差异不大,所以不能算是信息化教学,或说随着科技的进步,那种形式的时代已经过去。
大多数学校都不难找出几位擅长于信息化教学的老师,但若仅有这几位老师的课堂能把信息技术应用地非常好,也无法称这个学校的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成功,而是必须达到「课堂用,经常用,普遍用」这三个标准。
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成功的标准
所谓的「课堂用」指的是信息化系统必须配置在普通教室中,让师生在日常课程中使用,而不是买设备却只有上户外课或特定学科才用;「经常用」指的是必须平常就在使用,而不是专门用来给人参访时的公开课才用;「普遍用」则是要顾虑到普及性,尽可能让所有学生都能用得到,不是只有特定班级的学生才能使用,而且也要尽量所有学科都能用到。发展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若能考虑这三点,会有助于活化学校的课堂教学,也才是真正的成功。
个人观察过许多学校,包括评选出来的信息化教学典范学校,最难做到的是「普遍用」这一点,特别是在教师平均年龄偏高的学校,推动的难度更大。在一些被视为成功的学校里,常会发现能叫得出名号,把信息技术在课堂上应用到顺畅的老师常常就是那几个熟面孔,公开课看来看去也就那几位老师。若真要定义怎样是达到「普遍」的标准,可以参考埃弗雷特.罗杰斯(Everett M. Rogers)教授的创新扩散(Diffusion of Innovations),以及杰弗里.摩尔(Geoffrey A. Moore)教授的跨越鸿沟(Crossing The Chasm)理论。创新扩散理论提出创新扩散的五个过程,跨越鸿沟理论则指出一项创新科技能否普及最主要关键,在于被接受度是否能够跨越五个过程中介于早期采用者与早期大众之间的那道鸿沟,大约是16%的普及率,也就是六分之一的比例。当科技被接受度超过16%,则会有更多的使用者慢慢接受它,直到普及至大多数人。
跨越鸿沟理论(本图修改自http://www.brucepharr.com/crossing-the-chasm-is-counterintuitive/)
至于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普遍用」标准,由于学校教师年龄结构不同一般环境,且科技使用必须融合教学的复杂度高,所以应将这个标准订在一般科技跨越鸿沟的两倍,也就是校内三分之一以上的老师都能经常在课堂上使用,才能说是真正达到「普遍」的目标。当有三分之一以上的老师都实施信息化教学,在一两年之内应该就能达到全面普及的目标。
那么如何达到三分之一的「普遍用」标准呢?
第一是在一开始建置信息化教学环境时必须直接跨越鸿沟,也就是将校内至少六分之一的教室信息化,能够达到三分之一以上当然是最好。有许多学校在尝试新应用时因为不清楚成效或是害怕失败,所以只先在一两个班小规模地试验,而这个试验常常找的是创新意愿较强的老师,看到效果不错之后便大规模导入,结果却反而做不出成效。类似这种试验初期取样错误导致失败的案例比比皆是,因为这个取样并不具整体代表性,以致错误引导后续的作为。
对于试验计划或是先导计划,目的并不在证明所试验项目的成功及可推广性,而是要找出会导致失败的要素,真正学习经验才能对症下药,取得未来大规模推广的胜利。
第二是建立可复制的教学模式。每一位老师都有个人化的教学经验,特别是教学的固定程序,例如自然科老师的实验教学经常有固定流程,或是数学老师在教学解题时的一定程序等等,但是很少有人将这些经验具体化,以至于有时显得松散,更使得教师彼此间好的教学经验无法交流。当模糊的教学经验碰到操作上较为复杂的信息技术时,往往使教师只会专注在如何使用科技,而将本身拥有的宝贵教学经验抛到脑后,这也是大多数学校在推进信息化教学时所遭遇的最大困境。
日本早稻田大学商业学院客座教授平井孝志在他的著作〈本质思考〉中指出:「光是用大脑思考,总是无法想得太深入,但如果能从模式来思考,大多数时候都可以恍然大悟。」将教学经验模式化是解决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困境的解方,引导教师提炼他们自己的教学经验成为模式,进而思考模式组合的合理性,以及模式中每一个环节应该使用何种科技与如何使用它们,这样能帮助教师从教学本位出发,让科技成为有力的支持系统,使教学展现更新的风貌。
什么是教学模式?让我们来看一个简单例子—「预习与复习」模式,这是由林欣玫老师所发想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一开始,老师先提问5个选择题,其中包含2到3个复习题和2到3个预习题。学生作答后,老师逐题检核答对率,若超过75%表示多数学生已熟悉该题所代表的知识点,接下来教学时会简单带过;若低于50%表示多数学生还不熟悉,接下来会仔细教学该题所代表的知识点。这个教学模式的可操作性高,且不限定于特定学科或年级,可被所有老师采用。「预习与复习」模式画成图形表示如下。
「预习与复习」教学模式
当老师面对全新的教学环境,感到无所适从的时候,学校若能发展一个共通或几个可用的教学模式供老师们参考使用,可以帮助他们将关注重心放在教学上,而不会被科技的功能所迷惑。
第三是学校领导必须亲力亲为。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是一项高复杂度的工作,且耗费的资源较大,校领导若只将自己定位为经费争取与分配的角色,带着老师四处观摩学习,有极大可能会造成只买了设备但无人使用的窘况。唯有卷起袖子,和老师一起打拼,才能带领团队聚焦,实事求是。
最后则是诚实面对自己的开放胸襟。学校必须放弃浮夸心态,只有少数几位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典范教师不算成功,一生一平板的上课型态也不叫成功,能善用信息技术取得更好的教学与学习成效才是真正毕其功。
作者:王者之声
链接:http://www.jianshu.com/p/f85dabe704e6
來源:简书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