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的主人公虞姬,就更有点像金庸人物——不过可能离主角还差点——更像是个女二号。
历史上,虞姬的名气要比戚夫人响得多——词牌名有《虞美人》,花名也有;近代因为梅兰芳的关系,《霸王别姬》很多外国人都知道。
但,现实中,虞姬可能混得还没有戚夫人好。戚夫人有时候也有人叫她戚姬,但“夫人”应该是一个比较正式、且有一定地位的封号。
当然,你也可以说因为楚霸王在乌江抹了脖子了,还没来得及封。
不过,戚夫人至少还知道她是定陶人,父亲因为她的关系封了侯,也有人说她名叫“戚懿”,另外有个儿子刘如意应该也不会假。
而虞姬则属于:父祖、籍贯、子嗣,均无考。整个一“三无产品”。而且连个正式的名字都没有。就好像从火星来的一样。
戚夫人的确是受过刘邦很长一段时间的宠爱。而虞姬在受宠的问题上其实很让人怀疑——她很可能只是在抹脖子的那一瞬间,被项羽爱了一下。(也很可能那时候项羽的姬妾们也已经大部分被刘邦收编了。)
虞姬抹脖子的情节总共是让我想到《飞狐外传》里的程灵素。这个其貌不扬的女孩子在绝大部分时间总是被忽视的,总是不得不在袁紫衣的光环下充当女二。
她的光辉只有在死亡的瞬间爆发、被男主记住——当然,也只是那一瞬间。
虞姬也差不多。
虞姬也是一样,除了抹脖子的那一刻,更多的时候,她只是项羽军中一个姓虞的随军女子,说得更直接一点——有点像慰安妇。默默无名,恐怕在人群中,也不会被楚霸王多看一眼。
所以,在楚霸王的之前的故事中,我们都没有看到虞美人的身影。
她的出场,就是为了死亡。为了那个充满悲剧意味的画面——
穷途末路的霸王、力拔山兮的咏叹、哀鸣的乌骓马,还有一个红衣女子。
多么强烈的视觉冲击,让人联想到牺牲、崇高、永恒。
虽然,相比于老流氓刘邦,项羽要好得太多——至少,他是有底线的。
但是,那曲《垓下歌》还是不能去细想的: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在这里,虞姬的地位和乌骓是一样的,甚至,还不如马。
他说:“虞啊虞,我该拿你怎么办?”换句话,就是说:“虞啊虞,你知道你该怎么办吗?”这不是一道问答题,也不是选择题。其实在项羽提出问题的时候,也早已附带了答案。
姓虞的女子不能不接受项羽给出的正确答案。
不然,故事会如何发展?是项羽手刃爱姬,如崇祯皇帝一样?还是虞姬转投刘邦,投入与戚夫人作战的战场?从刘邦的角度而言,一边打仗一边搜集美女,是他一向的癖好。而从个人感觉而言,前一种可能更大一点。但不论是哪一种,这件事情就都不太好玩了。
好在,虞姬很聪明,也很识相,她回答他说:
大王意气尽,
贱妾何聊生?
好歹相处一场,我不会让你太难看的。就此,为自己争取到了一段体面的死法,也流传下一段佳话。
很小的时候听过袁阔成的评书《楚汉相争》,记得里面的虞姬是有名字的,叫做虞妙贞。“妙贞”二字总让人想起陈妙常和志贞尼姑,总之娶这样名字的女孩子,命好不到那里去。记得书里说这妙贞姑娘原本和项羽青梅竹马,结果被秦始皇征美女征到了阿旁宫,活拆鸳鸯。这才有了后来项羽火烧阿房,原来是为了找到虞妙贞。这样的情节足够狗血、悲情。
但不知为什么,还是觉得历史上那个可能并不是为了爱情而赴死的虞姬来得更让人心碎。(作者:輕雲)